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研究 >> 舆情 >> 文章页
“村官不到村”凸显身份定位的尴尬
2012-12-27 15:44: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i 阅读次数:804

  一份名为《河南省濮阳市某县大学生村干部定期检查情况汇报》的组织部门内部资料摆在记者面前,抽查结果令人咋舌。100多名被抽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4人的抽查资料被“特调”出来,另附一页作为报告放在了濮阳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办公桌上。据了解,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从不在乡村上班,都是交点钱,全年在社会上干活儿。(12月23日 新华网)

  “大学生村官”在政治身份上明确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的“非公务员”,而经济待遇上却享受的是“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我们姑且称之为“准公务员”。在工作中,他们既没有国家“公务员”的“职责和权力”,又没有本土老村干们的丰富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既没有老村干们对本村本土、对村民选举时承诺的工作责任与压力,又比老村干们拿着多出约两倍的财政供给的“生活补贴”;面对的又都是相对来说文化素质最低、组织程度最低、思想觉悟最低而利益关系冲突最直接最明显最紧张的领导个体和工作群体。责任心和事业心驱使他们要有所作为,而习惯势力、利益纠葛和职责能力,又使他们步履艰难。

  “村官不到村”有其现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