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开始了一场打破旧记录的“信贷发行大爆发”。上周,中国信贷发行再次打破记录,这次主要针对银行体系的现金流出规模。
当上证综合指数下跌4.9%并创下21个月来最大跌幅时,这种应变经济政策无疑会激发投资者。
中国政府匆忙踩下刹车的举动,已经导致有关“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担忧再次升温。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中国信贷发行规模为2.5万亿元(约合4000亿美元),主要由银行贷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组成。上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开放市场操作从经济中撤回资金9100万元,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单周资金撤出”。
此举与中国政府向地方政府发出的“收紧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力度”警告相一致。投资者担心,泡沫会重新出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至少香港在认真聆听政府的声音。上周五,中国政府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强调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执行并完善有关措施,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等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分析指出,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将“过热”赶出中国房地产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新举措主要瞄准非住宅房地产和二次购房的买主。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政府官员无需费尽心思地寻找经济发展过快并且已经陷入困境的证据,原因在于,证据已经非常明显。
近几周,鉴于交通和工厂污染程度的进一步恶化,中国资本流已经趋于停止。不难理解,当汽车销售额于1月份狂飙46.4%,至210万辆时,污染势必会比去年同期更加严重。分析人士警告称,污染威胁的已经不止是健康,还有经济增长。
野村证券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污染越来越严重,可能会迫使政府在政策上做出改变,从而在短期内拉低增长的幅度。此外,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也有抬头的迹象。显然,这都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8日下午公布了2013年1月份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不过,市场对该官方数据似乎有所质疑,围绕中国真正通货膨胀水平究竟如何的讨论不断升温。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系列的证据表明,到中国旅游的花销已经明显高于过去几年。
此外,去年,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下滑,今年1月份继续下行轨迹,减少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