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头疼问题。不光欧洲的年轻人无所事事,美国的年轻人饭碗难寻,新兴大国中国的年轻人今年也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
一边是招聘季期间,近70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涌向求职市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从欧美国家折回大陆求职的“海归”们;另一边是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不景气,企业用人需求减少,条件优越的职位更是稀缺。“僧多粥少”的供需矛盾重挫了就业签约率,也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下了个马威。
“就业难”可能触发的社会悲观情绪,及其对社会治理基础可能的消极影响,已经引起高层的警觉。习近平14日调研天津的就业情况,并与毕业生、失业人员、大学生村官代表等座谈。这传递了高层对就业这个民生大问题的重视,更传达出了高层解决就业困境的思路——通过发展带动就业,通过“做大蛋糕”提升经济这个“就业之本”。
而所谓“做大蛋糕”不是退回到之前搞“GDP崇拜”的发展,是要顶住眼前转型阵痛实现蜕变的发展。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利益集团以“就业难”为借口要求放缓转型步伐,再度出现盲目上项目、房地产调控放松等乱象。这会把中国已经起步的经济改革再次断送,重新步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恶性循环,丧失转型时机。
另一个需要警惕的是,就像经济糟糕时容易出现贸易壁垒一样,这个时刻形形色色的就业壁垒也会大幅冒头。越是在大环境不好时越要注重就业公平问题(公平正义也是本轮改革的基本诉求),营造科学、公平的就业环境。比如,引导企业抵制“简历查三代”、“拼爹拼关系”、年龄户籍性别歧视;完善政府、高校的就业服务与培训工作,开展“青年就业帮扶”公益项目等。
至于求职者自身则要看得长远,顺时而动、“危”中寻“机”,尝试下基层、就业“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自主创业。奥巴马不也是从社区工作者起步的?“基层”绝不是一种简历上的点缀,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积累、工作能力拓展。毕竟,工作就是人与社会的融合,就是如习近平此番调研天津时所强调的锻造情商“适应社会”。
解决“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求职者的协同努力,共同转换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