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雷思海:破除“钱荒”背后的利益集团阻力
2013-06-27 11:22: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uoxin 阅读次数:1152

  这两天银行缺钱,银行间短期拆借资金利率暴涨,而央行不为所动,坚决不放水,A股市场击破前期低点,万亿市值蒸发。在李克强总理的“激活货币存量”的表态之后,这场危机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央行自己导演的“可控式”危机。

  有人说中国这是结构性钱荒。不过,钱荒就是钱荒,利率高涨就是证明,怎么还会有结构性钱荒?分为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的,是人为将整体的资本市场割裂,是将板子打在了无辜的影子银行身上。

  按照2012年全国城镇均价5800元每平方米计算,居民城镇房产的资产规模达到了132万亿元,因此,全国房价上涨10%,就相当于资产增长13万亿,正是这13万亿元财富效应的驱动,让银行、开发商、某些地方政府以及囤房者,不断地往房地产行业里搬钱。

  其实,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对只拥有基本住宅的居民而言,意义不大,因为你不能把自己的唯一的住房卖掉然后去住大街或者去流浪,但是对开放商、囤房的以及银行和地方政府就不一样了,13万亿元的资产价格上涨中,它们可以获得其中能够分享的那部分蛋糕。

  大小储户们的钱都被银行、信托公司搬到了房地产市场,其他行业里自然缺钱。所以,看起来时结构性钱荒,实际上是政策的结构性缺陷所致。这种政策性结构缺陷不纠正,结构性钱荒就不会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就会被房地产绑架,其他资本市场也就会替房地产挨板子。

  实际上,到今天为止,每次看来是冲着房地产市场而去的调控,板子都首先打到了股市身上。这一点也不奇怪看,在做空机制缺乏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上的既得利益群体、银行以及某些地方政府,形成了一个利益联盟,它们的利益就在于不断推升房地产价格,只要房价上涨,银行、信托、房地产开发商、囤房者(一人拥有3套以上的房产者,不包括正常的住房改善型需求)都会获益。

  这一点,已经与美国2007年之前的金融机构、房地产投资者形成的房地产上涨利益共同体非常相似,不过,美国不仅有房产税,还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做空机制,中国则没有。

  因此仅靠收缩影子银行系统,对房地产调控是无效的,由于巨大的利益团体的结盟,房地产反而是最后一个受到流动性紧缩影响的领域,这样的调控,恐怕只有等到其他行业先死了,才会轮到房地产调整。所以,把结构性钱荒的板子都打在影子银行身上,是完全错误的。

  影子银行与其他银行一样,本来只为利润而存在,不是为了政治与道德而存在,影子银行自身并无好坏,就如同金融衍生品自身并无好坏之分一样。更何况,影子银行的发展,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中国金融要盘活存量货币,也更需要依靠高效率的影子银行。

  目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极大地压缩了其他内需,挤压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抬升了中国制造的成本,让很多做实业的人难以生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房价直逼美日欧,显然是泡沫比较大了。

  更危险的是,房地产市场泡沫再继续下去的话,会绑架银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以及中国的货币政策,一旦外部环境突变,这将成为击穿中国经济的一个危险源头。比如美联储退出QE,甚至提升联邦基金利率,世界资本流向逆转等等。

  在缺乏资本市场做空机制的情况下,政府非常有必要考虑推出以存量为依据的房地产税收政策,比如考虑对3套房(包含)以上或者人均40平米以上的房产面积征收存量房产税,以解决房地产投机与囤房者绑架一般城市居民来反对房产税的问题,从而有效压制房地产泡沫,将接近权力与货币创造的囤房者们,尽量地驱赶出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连先前说好的房地产信息城市联网都做不到,可见房地产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之大。

  不出台以存量为依据的房产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会继续膨胀,这就如同缺乏做空机制的A股会涨到6000点一样,A股从6000点掉到1600点,给中国经济整体影响尚小,但是房地产一旦涨那么高再掉下来的话,中国经济恐怕就会崩溃。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的结果是次贷危机,不过与美国的金融危机损失是内部损失不同,中国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战争所虎视眈眈的眼中肥肉,因此,房地产泡沫一旦引发中国金融危机,将会引来一场全世界资本对中国财富的血洗,结果将是全体国民买单,中国经济将会遭受巨大创伤,并有可能失去5年到10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