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需要二次拯救。
第一次银行危机出现2003年前后,地方政府与国企改制甩包袱压垮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最后通过开放、卖股、境内外上市解决了危机。第二次银行危机就在当下,虽然银行资产负债表很靓丽,但银行股市融资、贷款、利差的赢利模式无法持续,以至于无法承受6月短短一周3000亿元的资金压力。
这次银行危机是隐性的,利润高压力大。以债城鄂尔多斯为例,这个2012年财政收入为375亿元的城市负债2000多亿元。除了拖欠企业款项外,银行数百亿贷款没有着落。压力的另一头来自于行业,当光伏行业全面溃败,仅国开行就提供了2000多亿元的授信,这些贷款曝光坏帐需要4到5年的时间,但业内人士知根知底。接下来,熔盛重工等企业也开口要求政府援助。
即使是情况较好的汽车行业,除国有大型企业如东风、上汽之外,一些民营企业情况不容乐观。据华尔街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的研究显示,中国汽车生产商是银行承兑汇票的主要用户;中国汽车行业全部应收账款中约86%是由银行承兑汇票形式存在的。在资金紧缺时期,票据贴现率大幅上升。长城汽车去年应收票据激增70%,这导致企业国回款期延长,最长吉利在2012年末平均回款期为172天。其次是长城,回款期为131天,华晨中国回款期为112天。西方国家汽车生产商的回款天数仅略多于一个月,以平均回款期限100天计,我国的汽车厂商平均回款周期是西方厂商的3倍左右,现金流糟糕一倍以上。
从重工装配行业到汽车行业,通过按揭贷款、生产商担保贷款、票据融资等方式,拉长了金融杠杆,比实际所看到的要长得多,甚至到达房地产高峰期9倍左右的杠杆率。一旦出现经济下行,互相负债的三角债关系纠缠不清,鄂尔多斯政府、银行、企业与民间借贷如一团乱麻,朱镕基总理时代的清理三角债将重见于当下。
此次拯救银行祭出的法宝是盘活存量,资产证券化。
银行不可能从日益低迷的股票市场得到资金,银行扩股、发行可转债、次级债补充资本金的方式一用再用,已到极限。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撰文指出,据测算,如果5家大型商业银行保持现有的增长水平和内源融资比例,2014年将首次出现资本缺口405亿元,2017年资本缺口累计将达到1.66万亿元;如果利润在现有水平上下降30%,则资本缺口在2014年达3836亿元,在2017年则累计达2.82万亿元。必须指出,这是不把理财等产品纳入表内的保守估计,如果把20万亿(有的预计更高)资产放入表内,那么银行就得继续补充2.4万亿的资本金,是银行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从股票债券市场外源性输血的方式不畅通,解决银行业危机的方法无外乎以下三种:一是缩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如花旗一样在次贷危机后降低15%,对资金的渴求直线下降,国内的银行可以回购股票,银行目前股价格纷纷跌破净资产,正是回购的大好时机,除非这些数据值得怀疑。但银行贷款规模下降,恐怕靠银行信贷支撑的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会很快鄂尔多斯化,这种壮士断腕的方式经过6月的钱荒后,不可能再次启用。
二是增加银行的赢利,将净利润补充资本。这当然是内部建立造血机制的最好办法,但考虑到银行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目前正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汇率国际化、贷款风险上升的大考,这条路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三条路就是借助市场力量,实行资产证券化,银行不必真正缩减规模,但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把风险与收益让度给投资者。还记得次贷危机前的美国银行吗?各大投行忙着把银行与两房的贷款分割成风险等级不同的证券,卖给全球的投资者,如果有必要,他们会卖给南极的企鹅。
资产证券化是挽救眼前危机的良方,银行出售资产,获得收益,成为投资者与资金需求方的中介机构。但是,如果不能建立真正的风险定价体制,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比次贷更可怕的庞氏骗局。我国用股市挽救企业与银行,由于没有真正的风险控制与风险定价,内幕交易与造假让股票市场成为一潭死水。我国也可以用资产证券化救急,如果缺乏风险控制,就会成为最恶劣的理财产品,一味转嫁风险,没有利润来源,比在银行欺诈老年人的保险产品更恶劣。如果说股票市场大家还认输,那么大规模出售恶劣的理财产品试试,投资者的疯狂完全可以想像,已有的几例投资者理财产品维权案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有真正的风险控制与风险定价,如果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识,无论是股市、债券衍生品还是资产证券化都是有益的创新。如果每次都为救急,缺乏风险控制手段匆匆推出创新工具,为投机者与造假者大开方便之门,那么,开辟一个市场就会毁灭一个市场。 挽回资本与货币市场信心,是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希望,资产证券化不要重蹈股票市场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