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中国经济,伴随着增长放缓、央行连续降息降准、人民币贬值等关键词,迎来了最后的两个月。然而,这一系列关键词的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与之呼应的明显波动,是每个投资者资产账户数字盈亏变化。当前,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十三五”规划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如何走,将直接决定资本市场的方向。 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将于11月6日~11月8日在成都举行。“宏观经济前景”是11月7日峰会首日首场主旨演讲的主要议题,即将出席的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与中银协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在他们看来,“经济下行压力下,六大战略助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可期”、“人民币长期贬值可能性不大”,是包括2016年在内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三大关键语。欲现场聆听两位顶级经济学家的精彩观点,请拨打咨询电话:028-86516389。� 祝宝良:“十三五”规划将有六大战略任务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会议讨论的“十三五”规划将设定中国在未来五年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这将是本届政府接任后的第一个新五年规划,同时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可谓任重而道远。 因此“十三五”规划下,中国经济怎么走,将直接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态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曾撰文指出,未来怎么走,首先得明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在宏观调控政策发挥关键作用下,今年上半年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下半年中国经济问题不大。展望未来,祝宝良提出了“十三五”规划下,中国经济的六大战略任务。“今年以来,在继续实施区间调控的基础上,中央注重把短期稳增长政策和中长期改革以及结构调整政策结合起来,注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祝宝良撰文写道,上半年经济企稳,是去年一系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祝宝良也对中国下半年经济情况总体保持乐观。他解释说,政策有半年的滞后期,上半年的政策效应将在下半年积极显现,因此下半年中国经济问题不大。“政策力度不能减,力度一减经济容易往回走,前段时间的股票市场动荡使得企业融资遭受了一定的影响,货币政策还可以继续宽松。” 同时,祝宝良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中国经济有很多关键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包括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落、企业融资成本偏高和物价指数相对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是什么。祝宝良在“2015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上明确指出,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首先离不开国际上的环境、自由贸易谈判,也包括国内进入新常态,以及“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增长潜力,有六个方面问题要解决,祝宝良指出,一是要全面深化改革;二是把人才红利开发出来;三是加大研发科技投入;四是包容性发展;五是如何加强对外开放;六是发展低碳经济。 祝宝良另外还提到,我们的能源结构到底怎么调整,国际治理体系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在“十三五”期间,对我国来说,我们想要什么,想从国际上要什么,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十三五”期间中国想要的一个是国际市场;第二个就是在国际上要能源、资源,这块要继续走出去;第三个是一定要技术,国际上的技术包括低碳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技术;第四是国际金融的主导能力;最后是全球规则的制定上,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强化。� 连平:货币政策未来仍会保持稳健偏松 “十三五”规划即将出炉,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无疑值得关注。中银协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6年的货币政策或将继续保持宽松状态,而针对近日央行再次“双降”,引发国内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继续贬值担忧,连平认为近期人民贬值是顺应大格局变化,长期贬值可能性不大。“三季度GDP增速6.9%,符合预期。”连平撰文指出,在周期性、结构性和外生性三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当前经济运行存在三方面下行压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但连平认为,市场不应为季度GDP破7过于悲观。当下经济运行中亦存在诸多积极因素:当下消费对GDP贡献正在增强;净出口对GDP贡献“名降实增”;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改善。 连平在“2015郑州农产品(白糖)期货论坛”上表示,当前整个货币政策的运行方向是“向松方向运行”,但是最终是紧是松还要看市场的运行状况,看利率水平怎么样,现在看来利率水平是在持续地回落。因此,为配合多项积极因素,实现稳增长目标,货币政策未来仍会保持稳健偏松的格局。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结构性、周期性、外生性”三性叠加。因此,货币政策取向应当是稳增长和控风险,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同时,推动市场利率水平持续下行。 连平也认为,在经济开放度达到较高水平条件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曲线上呈现出突变性贬值特征,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在他看来,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后,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等大背景,导致了近几年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出现,并且越来越大,“我国对外往来的总体格局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国际收支格局也呈现新态势,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是基于大环境变化下的正常现象。” 实际上,影响人民币汇率趋势的根本因素应是中国经济运行状况。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企稳,过度的负面情绪将会缓解并转变,预期稳定将有助于资本流动趋向平稳。 事实上,主要受中国经济运行变化影响的资本流动,已在很大程度上较为直接地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方向和幅度。值得注意的是,连平强调,总体格局的变化并不能得出人民币持续贬值的结论。他认为,尽管经济增速下降,但若能持稳在7%的水平上,将有利于逐渐打消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曾先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学习宏观经济和数量经济,并在2000~2004年,任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组组长、一等秘书。 连平,中银协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外汇与汇率等。近年来多次出席国务院领导主持召开的专家咨询会议,为高层决策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