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家族树 家族树一:老朱,出租车司机,1958年出生,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曾经是利税大户哈尔滨电缆厂的技术员,1998年下岗。其父亲兄弟姐妹五个,老朱自己兄弟姐妹四个,目前四家全都是只有一个孩子。老朱的儿子今年30岁,未婚。 虽然老朱盼望独子早点结婚,但儿子坚持要事业有成再结婚,恋爱了好几年的女友也是同样的态度。老朱内心有点着急,他希望儿子快点结婚,婚后最好能生两个孩子,但是他也明白,儿子媳妇不一定会听。 家族树二:小陈,公司员工,1980年生,哈尔滨人。他有一个弟弟,1989年出生,属超生,当年陈家曾因此被罚款,幸亏父亲在集体企业工作,未被开除。“要是在国企,铁定开除了,那我估计他们可能也不敢生了。”父亲兄弟姐妹五个,除了小陈家,各家也是只有一个孩子。小陈有一个女儿,弟弟还没结婚。 小陈觉得有个弟弟很好,今年父亲脑溢血住院,哥俩轮流照顾父亲,让小陈觉得还应付得过来。他不敢想象,如果只有他一个,父母生病该如何照顾。即便如此,小陈和妻子都很坚决,一定不能要第二胎。 “不想生,也养不起。光说教育吧,补课费一个小时最低也得50元。再生一个,老婆又得几年不工作,一个人养两个人都够呛,养仨,怎么可能?人这一生,不能总为孩子活吧。”小陈说。 家族树三:小赵,公司员工,1991年出生,独子。父亲兄弟姐妹四人,四家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小赵有女朋友,但是最近两年并没有结婚的打算。 “怎么也得等到30岁再结吧?一结了婚,我的幸福日子就到头了。生几个孩子?要我说啊,一个都是多的!现在养个孩子多难啊。再说了,不是有养老保险吗?交养老保险总比养个孩子轻松吧?” 随机采访的三位市民为我们描画了三棵高度相似的家族树:第一代生育数量4到5个,第二代以1个为主,极少数2个,第三代普遍晚婚,且生育意愿不到1个。 东北人口:更老和更小 个案如此,东北总体人口情况如何呢?概括来说就是家庭规模更小、老人更多、孩子更少。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黑龙江省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85人,明显低于全国3.1的水平。 从老龄化程度看,东北2015年的中位年龄为43岁,比全国的38岁高5岁,相当于全国2027年的水平。这导致东北养老负担沉重。2015年东北地区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参保职工与领取养老保险人数之比)为1.55,远低于2.88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宁为1.79,吉林为1.53,黑龙江为1.33,全国最低。 再看生育率情况。东北由于国企多,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到位。即使在农村,由于国有林场众多,为保住铁饭碗,很少有人敢于违规生育。 有人口学者计算,东北生育率在1980年就开始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比全国要早11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东北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75。 低生育造成了严重的少子化。有人口学者统计,东北20~39岁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例已经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10年的8.1%。而2010年的0~19岁人口只占全国的6.0%,这意味着到2030年东北的20~39岁青壮年劳动力只占全国的6.0%。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属于经济主力人口,这部分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从劳动力供应、消费、投资等方面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