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也碰上了“萝卜章”。2月10日,平安信托在官微公开回应称,关于“平安信托在驻马店农行同业存款被套取”的相关案件,正在司法程序中,公司不予置评。同时平安信托强调,客户权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公司会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几天前,市场曾有消息称,平安信托一项理财产品资金池中的14.5亿元资金,被平安集团员工周某牵线到农行驻马店分行山海分理处存放。但在存放过程中,平安信托先是被资金中介携带的虚假农行介绍信骗取了代开户手续,后又被农行山海分理处人员姚某及多家企业老板伪造的平安信托印鉴等,开设了在银行的账户,并能通过伪造用印随意支取账户款项。最终平安信托拿到的都是假的存单,误以为钱仍安全放在银行。 在此期间,平安集团的周某从中获得了1200万元的好处费,而平安信托却一直不知情。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平安信托分五次将共计14.5亿元资金转入农行山海分理处账户。但在第三笔款项到期后,由于对方无法及时偿还,平安信托人员前往农行,才发现存单竟是伪造,这一骗局东窗事发。据悉,目前项目中尚有6.84亿元本金没有归还。案件在河南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这个事件比此前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假章门”更加疯狂,因为被造假的不仅是公司印章,还有银行介绍信、银行存单等一系列“道具”。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认为,纵观案件始末,可发现平安信托理财存款能被顺利套取绝非偶然,是犯罪嫌疑人早已精心设计好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中的每个犯罪嫌疑人虽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最关键问题还是平安信托公司的防范篱笆没有扎紧,滋生了“家贼”,让“内鬼”蒙蔽了双眼,把平安信托理财资金一步一步引入了损失的深渊。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也表示,平安信托这一项目的资金在开设账户、领取存单、办理解付手续等多环节均存在违规之处,平安信托在第三笔款项无法凑齐时才交由司法处理,反映出其内审监督机制失灵,内部监管存在较大漏洞。 对于这些质疑的声音,平安信托并没有直接做出回应,不过其表示,公司一贯经营稳健,财务稳健,守法合规。另有消息称,平安信托被“坑”的这只产品已到期并顺利完成兑付。目前,该案件正在司法程序中,具体细节和责任认定有待法院最终判决。 此外,王德怡表示,在这个案件中,平安信托内部员工、农行以及中介机构员工参与实施涉嫌诈骗等犯罪活动,可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关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但这些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不影响平安信托与客户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法律关系,投资者仍可根据其信托合同主张相应的民事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