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长三角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
2009-07-13 14:16:5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96
|
|
江浙沪产业发展存在三大隐患 2007年,长三角两省一市以1.04%的土地,容纳了11%的人口,创造了22.6%的国内生产总值、25.3%的工业资产、27.8%的工业收入和37.2%的进出口总额。该区域人口密度是全国的10倍,人均GDP是全国的2.62倍,地均GDP是全国的16.10倍。 虽然长三角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世界性都市圈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大的战略不够清晰和具体。上海的“龙头”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技术上、服务上、政策上,还是地域上?是全部产业都充当龙头,还是部分产业充当龙头?江、浙两地既有相似性又明显不同,是相互补充还是各自发挥所长? 其二,产业同质化问题仍比较突出。16个主要城市中有14个城市都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工程列为支柱产业;42部门产业结构显示,上海与江浙的相关度分别达到了0.883和0.765,江浙则达到了0.89;制造业结构显示,浙江与江苏相关度普遍在0.90~0.95之间,江苏与上海则在0.85~0.89之间,浙江与上海也在0.70~0.80之间;20个样本产业显示,上海与江、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74,江、浙为0.92。 其三,产业升级和环境制约日益突出。长三角16个城市的制造业基本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组装,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缺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外部技术导入和内部创新短期内难以跟上,产业技术升级难度较大。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仍然以重型产业为主,初级能源型产业(如电力和石油)占有较大经济权重,对原材料、水、电等基础资源的需求仍然相当庞大,对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较少、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长三角而言,这是未来发展的一大制约要素。 产业互动应成为发展的一大动力 课题研究显示,产业互动应该成为城市(区域)发展(经济发展和整体发展)的一大动力。 一直以来,东亚的“雁形模式”被大力推崇,也经常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一起移用到类似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框架构建上。但事实上,虽然表面上看江浙沪应该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梯度,但却不能就此认定此产业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研究发现,“雁形”不应该是一个固定的铁架子,而应该充满弹性和流动性,无论是国家构成的大区域也好,国内多个地区组成的小区域也罢,产业都应该相互配合和互为平台,形成产业互动的通畅渠道,才是符合生态学的“雁形模式”。 区域地理研究同样支持相似的结论。都市经济圈内部有严密的组织和分工协作关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地域分工协作网络,各城市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色,承担不同的职能分工,从而使得城市群具有产业协作优势。可见,区域产业互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区域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和整体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江浙沪区域产业互动层次低,提升空间大 课题研究发现,目前江浙沪的产业互动的层次和能级都比较低,有待大力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产业分工基本成形,但尚待优化调整。42部门区位商分析显示,上海地区不仅在服务性产业上优势明显,而且在信息软件业等高技术行业以及交通、旅游、房地产和金融保险业等产业中具有较强的优势;江苏则在资源型产业中优势非常明显,在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冶炼加工等方面也具有较强优势;浙江省在一般制造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20个目标产业的分工研究显示,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产业分工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分工度,比如电子信息类产业。江浙沪三地对比来看,上海的资本密集度大大高于江、浙两地,江、沪两地产业结构比较相似,而浙江的产业结构有较大不同,显示三地产业分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产业转移部分较强,但整体比较弱。从产值、资本和人员转移来看,除上海表现出一定的产业转出,浙江表现出一定的转入外,江苏表现得不够活跃,参与度不够。虽然部分产业(比如浙江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产业和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产业转移表现得比较抢眼,但是大部分产业的转移表现平平。综合其他资料判断,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长三角整体表现为吸引境外投资、外部转移强于区域内部转移。 2004~2007年四年数据分析显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提升速度较为缓慢,显示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比如,虽然有部分产业出现了产业分工的逐年提升,但是也同样存在部分产业指标逐年减少,还有或涨或跌的情况。二级产业分工指标2004~2007年的平均值分别为37.40、37.94、36.62和33.52,表现为涨涨跌跌,但主要趋势是下降的;三级产业分工指标2004~2007年的平均值分别为30.81、28.46、28.53和30.86,基本持平。我们判断,一旦制约因素得到改善,将有助于长三角区域产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多方推动,提升江浙沪产业互动水平 产业的发展往往受到科学技术、政治体制、社会人文、自然环境和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业互动的提升,不仅仅需要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包括经济在内的其他所有要素的共同推动。跳出产业领域来思考产业互动问题,江浙沪产业互动的整体性战略构想应该是: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江浙沪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些力量既包括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更应该包括外部的力量。 在区域产业格局上,应依托要素优势,根据梯度转移规律,以上海为核心,按照中心-外围模式构建产业分工、转移和互动格局,即上海辐射区域,南京、杭州等辐射周围城市,中小城市辐射周边的扩散路径来实现渐进式梯度转移,从地区分工的较低层次进入产业链整体优化的较高层次,最终形成都市圈模式,类同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相互配合和协作的产业分工框架体系。 在产业互动格局上,应着眼于苏浙沪战略发展的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高的产业往往具有产业链长、产业拉动效应明显等优势,比较容易在区域产业互动中起到引领作用,如化学工业、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专用仪器仪表制造、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力生产和精炼石油产品等。对那些当前产业互动性仍然比较薄弱但又属于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应该着重发展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我们应该从加快产业转移入手,逐步提升其产业互动能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