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的回顾与展望 |
2009-07-13 14:54: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931
|
|
6月初,在吉隆坡召开的65届国际航协年会上,国际航协再次调高了2009年航空业的亏损预计——90亿美元。金融危机对全球航空业的影响还未见底,全球各大航空公司也纷纷缩减了甚至取消了购机数量。不过,在中国航空市场却呈现另一种景象:6月2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公开表示,2009年全国各航空公司交新购飞机243架。 很难想像,60年前,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中国航空业的飞机数量仅仅是通过 “两航”(“两航”系原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起义从香港飞回京、津的12架飞机。而按照规划,到“十一五”末,我国民航运输机将达到1580架。在机队规模不断扩张背后是我国航空运输体系的快速发展,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我国机场体系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以及香港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武汉、沈阳、深圳、杭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其他城市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 建国初期 艰难起步 刚刚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新中国,经济基础几乎是一张白纸。面对国民政府留下的满目疮痍的河山,当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地发展民航运输的条件,而只能采取逐步发展和维持“小飞”的原则,以藉此积累和摸索兴办社会主义民航事业的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