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惨案处置:成都给出的应对突发事件新样本 |
2009-07-16 11:43: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264
|
|
成都公交惨案这一震惊全国的事件能够在一个月内得到顺利处置,不仅在于对一起故意放火案缜密快速的侦破,还在于当地政府从孤立的事件中思考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努力从根本上去寻求解决之道。从最初的公交自燃、恐怖袭击的传言,到最后人为放火的定论;从事发后市民对公交车安全状况的担忧,到成都公交改革的全面启动;从一个月前事发时,部分公众的恐慌,到一个月后完全恢复的社会秩序……成都交出了一个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样本。
6月5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成都市川陕公路三环立交桥下桥处发生一起惨剧:载有107名乘客的9路公交车行驶到这里时突然发生剧烈燃烧,25名乘客来不及逃出车厢,被活活烧死在封闭的车厢内,后来又有2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次事故共导致27人死亡,74人受伤,只有6名乘客安全脱身。
惨剧震惊了全国。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惨剧?那辆公交车怎么会突然燃烧?当地政府会如何处置此次事故?一个个疑问在人们的心中盘桓。
7月2日,四川省公安机关通报了对这一事件调查的最后结果:侦查机关认定,此次惨剧是一起故意放火案。公安机关确认,62岁的犯罪嫌疑人张云良,由于悲观厌世,经过充分准备后,在9路公交车上点燃了随身携带的汽油,用最为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同时带走了另外26个无辜的生命。
9路公交车为什么会起火?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成都市公安局迅即成立了“6•5”专案组,找到了当天乘坐过这辆车的所有人员,确认了每一名死者的身份,相关调查工作随即展开,上上下下600多名警察投入侦查。他们搜集筛选现场残留物近3吨,提取各类检材400多份,收集“天网”和加油站监控录像资料5000多个小时,筛查各类信息数十万条。 公安机关初步认定,此次惨剧是一起故意放火案。
伤员得到有序治疗。但就在这时,一场更大的危机开始在成都蔓延。有关这场大火的各种说法迅速传遍全城,又通过互联网传向全国。各种传闻通过不断传递开始暗暗发酵和放大,其背后暗藏着的是民众不安的情绪。最早的版本是说大火烧死了上百人;接着,有人怒指公交车司机不开车门,最早逃跑;随即,关于这辆公交车没有配备任何安全设施的传言广泛流传……
很多人接到了亲友类似的电话:千万不要再坐公交车了,马上还会出事!开始蔓延的恐慌和愤怒的情绪,把当地政府再次抛上风口浪尖。经过去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今年5月11日当地发现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成都市委市政府对“信息透明”已颇有心得。在9路车燃烧现场,李春城就特别强调,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成了成都应对这场危机的一项基本原则。事发后,成都市委宣传部及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人员赶到现场时,那里已聚集了大量媒体记者。为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信息,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在现场举行。
上午10时40分,成都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发布了这一事故的基本情况。当时,事故现场还在清理和救援中,政府给出的是“死亡20余人”的基本信息,同时澄清了网络和坊间流传的“公交车属于自燃”的说法。这尽管不能解答民众所有的疑问,但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民心。
下午2时50分,守候在电视、收音机、互联网前的民众,再次得到了他们迫切想了解到的信息:成都市举行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最新最准确的伤亡数据和伤员营救的最全面情况。
这天晚上11时20分,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此时,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的媒体已超过40家,记者挤满了发布会现场。针对“公交车司机逃离了现场”的传闻,发布会披露了当事司机积极救人并发动附近群众参与救援的调查结果。也就是在这次发布会上,市交委负责人通报了事故车辆车型、用油等情况,展示了事故车辆油箱、发动机完好的勘察照片。这辆公交车油箱里剩余的柴油没有发生燃烧,发动机也没有燃油泄漏,“车内燃烧的汽油并非来自公交车”。
事件真相展现在了公众面前,事后的调查证明,大多数不实传言,正是止于当天连续举行的三次新闻发布会。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下午4时30分,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召开,展示了在废墟中找到的安全锤残迹照片。
一个个疑问被解开,摒除了所有传言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9路公交车为什么会起火?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6月7日深夜11时,成都市召开第五次新闻发布会,9路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调查组技术组副组长何建生被授权发布“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不排除过失或故意引发燃烧,但可以排除爆炸引发燃烧”的初步调查结论,市交委负责人通报了加强公交车安全保障的六条具体措施。 随着事件轮廓的逐渐清晰,公众不安与恐慌的情绪得到缓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