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走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 推动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分离 |
2009-07-20 09:57:21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906
|
|
中国为什么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2万亿外汇储备为什么不能做别的事?为什么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联系在一起?如果分析一下华尔街在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可能有助于回答上面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明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创新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走出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分离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 美元购买力的转移 数据显示,有60%的美元在海外流通,或以储备形式为其他各国持有。原则上,这60%的美元应该对应60%的美国商品的购买力,但是,非常复杂的原因使之不能成为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制造了许多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规则。比如,禁售所谓危害国家安全意义上的科技产品。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意味着美元已没有真实的购买力对应,而后来发生的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了美国经济与之发行的货币规模对应的缺口。 作为全球贸易的清算和结算货币,各国都会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与其他国家进行商品贸易。实际上,这是用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转移了美元购买力,而且,无非是把一国美元储备的购买力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一国的美元储备减少,另一国的美元储备增加,并不意味着购买美国商品的美元购买力最终消失。 金融市场虚拟美元购买力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特别是当金融衍生品从防范风险的工具摇身变成投资工具的时候,投资性产品的虚拟价值成为美元商品购买力的替代品,疏导了巨额美元购买力。通过对华尔街金融产品的投资,美元重新流回美国,资本账户的顺差平衡了美国的国际收支,也不会在商品市场上造成“挤兑”危机。没有金融投资品虚拟价值产生的美元购买力的转移功能,美元本位就要受到极大挑战。 在美元本位的框架下,美国国债也承担了美元商品购买力的替代职能,成为众多金融证券投资品的最后替代品。此次危机印证了这一点,当虚拟价值的泡沫破灭,金融市场崩溃,美国国债的最后替代属性凸显。这也是美元本位的最后防线。 金融全球化的大格局下,美元贬值、全球通胀也是美元购买力的出路。当美元发得太多,全球流动性过剩,超出全球经济总量所能承受的范围,美元购买力就会贬值,全球就会爆发通货膨胀。随着美元贬值和全球通胀,美元的部分购买力就随之消失了。其他的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元储备的购买力,或者说价值也就流失于无形之中了。 分离贸易金融和虚拟金融 遭遇这一轮危机以后,针对美元本位,亚洲的货币互助基金、南美洲各国的贸易结算货币协议等区域性防御体开始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也开始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如何推进?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提法,似乎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美元本位借助华尔街的思路一脉相承。如果是这样,可以预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建设一个金融产品交易中心,建立一个虚拟经济的交易平台,来吸纳“过剩人民币购买力”。这里有几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首先,美国经济名义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中国经济名义GDP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如果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主体,也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0%。美国经济尚不能支持其发出货币的购买力,中国的难度更大,所以借助其他方式释放购买力压力在所难免。 其次,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按照“美元方式”借助金融产品平衡购买力矛盾,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防止将中国市场成为国外金融产品的倾销地,把在本国不能销售的“有毒产品”拿到中国市场倾销。 第三,不能采取美元换人民币参与交易的方式,必须直接用人民币交易。也就是说,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机构所在国必须把人民币作为其本国的外汇储备。否则,有违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初衷,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完全可能变成维护美元本位所必需平衡的虚拟购买力的海外基地。这里产生的问题是,如果美国不愿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美国的金融机构就不能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交易。 第四,防止金融市场超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过度发展。金融市场如果超前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出了问题,市场可能迅速抛出人民币资产,换成美元大规模流出中国,引发金融危机。 笔者认为,与其战战兢兢地按照美元模式走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不如另辟蹊径。如果能够推动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分离的国际金融体系,可能更安全,更有利于全球的共同发展。比如,在双边贸易中,原则上使用出口国货币清算结算,以双边贸易额所需货币作为汇率定价的基础,也就是以能够提供给对方的实际商品购买力作为对方储备出口国货币的基础。实际上,这是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原则。出口国可以选择以对方货币计价。 这个想法的基础是分离实体贸易金融与虚拟金融,避开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但根据本国经济形势变化制定货币政策的巨大不合理性;避开主权储备货币由于自身原因引发的贬值升值带来的别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损失;避开金融资本扭曲商品价格、扭曲汇率的巨大风险;避开为支持主权货币扭曲金融市场的发展,制造全球金融危机。这个想法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很初步的设想,需要很多方面的不断完善,如果能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妨率先开始在金砖四国之间进行试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