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洲能源布局需要建设性务实调整 |
2009-07-31 11:04:4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188
|
|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正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全面和长远的能源大战略。正如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所说,中国需要发展自身的能源大战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发展道路。根据江泽民的观点,这一道路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开发,另一方面要扩大石油进口。的确,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增长飞速。2007年,中国全年进口原油1.63亿吨,较上年增长12.4%;进口成品油3380万吨,较上年下降7.1%,其中约45%来自中东,32.5%来自非洲,3.5%来自亚太。由此可以看出,非洲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必将在中国的能源大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一方面由于非洲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另一方面因为中国国内政策协调尚不充分,目前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大战略并不明确,有必要设计一项长远的、明智的、内外兼顾的对非洲能源大战略,既强调中国对非洲能源的需求,同时也强调与非洲的能源合作以及非洲自身的经济发展。
一、非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目前,非洲是除中东之外能源储藏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但非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非洲普遍存在的经济单一化问题,尤其是资源富集国;其次是非洲各国的有效治理危机;最后是非洲的社会稳定与安全问题。由于非洲国家众多,本文将重点关注几个与中国有着密切能源关系的国家,如苏丹、尼日利亚、安哥拉等。
(一)经济单一化
非洲有着丰富的石油、矿产和森林资源,但在欧洲殖民统治时期,这里是宗主国的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了以一两种初级产品为依托的单一经济。非洲独立以来,尽管许多国家努力发展本国民族工业,以便实现经济多样化,但由于当时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技术,非洲始终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前宗主国则借机继续对非洲实行单一经济政策,把非洲作为其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的价格不断上升,导致一些资源富集国的经济单一化再一次显现,甚至可能出现所谓的"荷兰病"或"资源诅咒",这在目前能源价格回调的情况下得到了明显体现。
例如,在中国的帮助下,苏丹的能源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大大拉动了经济增长。但苏丹的经济并未随之实现多样化,相反日益依赖于石油收入。1998年,苏丹还没有石油收入,但2001-2005年期间,石油收入对苏丹GDP 增长平均贡献率达40%以上。根据苏丹银行报告,2007年,石油出口占苏丹出口总额的92.6%。安哥拉也存在类似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2007年安哥拉经济增长率高达35%,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作为非洲第二大产油国,石油价格飙升确实给安哥拉带来了滚滚的财源。但是,安哥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单一,石油和钻石为安哥拉的两大支柱产业。石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石油产业产值占安哥拉GDP的42%,出口总额的97%,提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90%。
同样,尼日利亚因其出口的90%-95%都是石油,阻碍了其经济的多样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尼日利亚的人均GDP已达500美元,在1978-1982年间"跃升"到接近2000美元。但到2003年,尼日利亚的人均GDP一度跌至260美元。这一急剧下跌的原因部分在于对能源工业的需求变化,经济多样化的缺乏,以及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和政府间的极度腐败。根据世界银行"一天不到一美元"的赤贫标准,尼日利亚约1.3亿居民中70%以上处于极端贫困之中。显然,这种普遍的社会贫困也不利于尼日利亚非能源部门的发展。
(二)有效治理危机
非洲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即由于能源价格攀升导致的非洲资源富集国收入增长并未有效缓解这些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也未被有效地应用于改善公共服务的提供,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恰好相反,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非洲国家普遍存在的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下文将讨论的社会不稳定。
仍以前述的三个国家为例。中国在苏丹能源工业中拥有大量投资,但该国的政治有效治理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经济增长被不平均地分配了,并在地理上集中于喀土穆周围的中央各州。这导致这些州的税收收入大大上升,有能力比苏丹其他地区进行更多的公共服务投入,但这同时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的确,该国2005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40美元。石油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导致了该国石油产区与非石油产区之间的地区不平衡。
安哥拉也存在着有效治理挑战。尽管其能源部门获得大量收入,根据联合国地区信息一体化网络(Integrated Reg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的报告,"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未来三或四年里石油收入仍无法使普通安哥拉人受益"。虽然安哥拉有各种保障大多数人社会、政治和个人权利的法律,但由于法律实施机制不健全,这些法律难以产生应有的效力。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广泛存在,导致2002年实现全国和平后安哥拉政府未能及时转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恢复和重建;恰好相反,公共服务的提供甚至逐步恶化,而这又会进一步加剧其有效治理的危机。安哥拉人民的日常生活条件反映了其治理基础结构的不健全。医院里没有药品或基本的设施,学校没有书本,公务员的日常生活难以保障。
同样,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也面临着严峻的政治有效治理危机,尤其是腐败和基础设施的落后。在尼日利亚,由国家控制的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无须公开金融交易状况,石油收入的具体开支情况不透明。腐败导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尼日利亚道路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便没有进行过大修。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只有一半尼日利亚人能获得净水。公共服务提供上的不足造成的影响可从两个统计数据中看出:尼日利亚目前人均寿命为49~52岁,婴儿死亡率超过77‰(这一死亡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可与饱受战争之苦的阿富汗相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