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石油时代”下的中国汽车业 |
2009-08-03 14:19: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870
|
|
2009年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走出低谷,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比5月增长4.18%和2%,产销量已经连续四月超百万辆水平,创历史记录。国内汽车市场形势的好转使得人们看到了汽车行业的复苏,但是,美国通用和克莱斯勒申请破产又给予我国汽车业一个严重的警告。没有及时申请破产、市场营销刺激手法过头、扼杀EVI电动汽车计划等因素都加速了通用的倒塌,但究其根源,廉价石油时代的终结和石油产量的停滞不前才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我国的汽车产业必须结合当前的石油工业形势并站在长远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从1859年美国德雷克井的发现至今,石油工业已有150年的历史。目前,易开采、低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低品位、高成本的石油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石油时代。 世界石油产量已处于峰值平台期,这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标志。近几年的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动幅度一直围绕1%上下浮动,根本就没有大的突破。而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2%,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应因汽车产业产销量逐月增长而感到沾沾自喜,而应冷静思考、未雨绸缪。如果有朝一日我国也和美国一样,每四个人中拥有三辆小汽车,那么我国将拥有约10亿辆小汽车,远超过目前全世界汽车总数,届时一天会需要9900万桶左右的石油,可是目前全世界石油的日产量只有8182万桶。因此,根据这些数字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以石油资源为基础的传统汽车业该走“下坡路”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