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一个健康的信号
2009-08-10 10:58:30 来源:《亚洲华尔街日报》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799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可能会提前数年时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国家。问题是,这个重要吗?
  以实际规模来衡量,这不重要。但如果规模是衡量每个国家行业相对健康的标准的话,那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一个健康的信号
  任何逛过美国零售商店的人可能都会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商。但实际上,美国在这方面仍然遥遥领先。根据目前可获得的最近数据,2007年美国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为20%,高于中国的12%。
  不过,这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据美国经济预测机构IHS/GlobalInsight预计,2015年之前中国将在实际工业增加值方面超过美国。以实际工业增加值为衡量标准,这可以避免累加漫长的生产过程中每个阶段所创造价值从而出现的重复计算问题。
  仅仅两年前,GlobalInsight预计中国会在202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去年该机构又将这一时间提前到了2016年或2017年。
  GlobalInsight首席经济学家贝拉维什表示,美国制造业近期陷入深度衰退,这意味着中国有望提前数年实现赶超美国的目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盟上周六公布,7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继续较上月增长。7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小幅走高至53.3,高于6月份的53.2以及5月份的53.1。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制造业的收缩——不管是从就业规模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权重来说——都是一个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早在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之前就开始了。他们认为,美国制造业的收缩不管怎样都会发生,而且实际上是一个健康的迹象,表明制造业并不需要规模很大才能有生产力,并且正在减少低技术含量工作,创造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
  GlobalInsight的贝拉维什等人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崛起是个正常现象,甚至是一个健康的信号。他表示,正常情况下,各国经济总会经历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他说,向制造业提供补贴,会使美国开倒车。
  经济低迷打击美国制造复苏
  不过另外一派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的下滑是不正常的,必须加以逆转以保持美国的经济实力。这派观点有个拐弯抹角的名字——制造业原教旨主义者。他们认为,有必要对抗中国刺激低成本出口的政策,从纺织品到轮胎等各个行业全面出击。
  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莫里西说,那种认为我们能成为一个非制造社会的观点是愚蠢的,是一种伪科学,会导致文明的土崩瓦解。
  奥巴马政府在这一“雷区”中谨慎行事。在上周为期两天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双方几乎没有讨论中国的汇率政策,尽管这是很多美国生产商和工会工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中美对话是旨在加强两国合作关系的一种新的机制。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会长恩格勒认为,中国在2020年前不会超过美国。他说,中国可能会继续以如此快的速度增长,也可能不会;中国对美国的挑战其重要性取决于我们如何作出回应,比如实施鼓励国内生产商扩张业务的税收和投资政策。
  该协会本身面临着一个有关中国的微妙问题:很多实力雄厚的成员企业在华进行生产,它们迫切希望能避免贸易问题上的争端;而为数众多的小成员企业则常常公开批评中国。
  即使是在削弱了的状态下,制造业仍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令人吃惊的巨大份额。制造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超过13%,比零售贸易、金融和医疗业都要高。在中国,制造业占了GDP的34%。
  尽管如此,对如今受到经济低迷打击的美国制造商将永远无法复苏的担忧仍挥之不去。印第安纳州家庭经营的铸造厂的总裁布朗说,去年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趋势,工作有望从中国返回到美国,但经济低迷让这种走势停了下来。
  他说,我看到很多人又开始打算到海外去生产,原因之一是即使是在衰退的深渊中,美国的成本仍在不断上升。他说,举例来讲,今年他的工厂的电价比去年涨了17%,而且已经被警告说,明年有可能涨得更多。像这样的铸造厂要消耗大量的电来加热金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