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图揭示中国30年来电价改革思路 |
2009-08-24 10:01: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79
|
|
回顾30年电价改革的不平凡历程,梳理电价改革的桩桩大事,成绩和问题一目了然,或许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观察中国电力改革和发展,电价就像是一把手术刀,通过它的解剖,能让人们拨开纷繁,看到本质,或许能形成更好的改革思路。电价改革“路线图”、电价政策“坐标图”、电价水平“K线图”,清晰地揭示了中国30年来电价改革的思路。 电价改革“路线图” 与计划经济时代的诸多价格政策一样,改革开放前的电力价格也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其基本特征是:定价权限高度集中;电价体系长期统一;电价水平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后,这种电价政策显然已不随适时代的要求。于是,对原来目录电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局部调整被推向前台。 到1985年以前,取消了改革开放前工业用电的一些优待电价,扭转了建国以来关内地区电价只降不升的局面;调整了东北地区用电价格,使其与华北地区电价水平拉齐;对1976年制定的《力率调整电费办法》进行了修改,颁布了《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明确了功率因数的考核标准,改变了奖惩幅度,扩大了实行范围。 实际上,这一阶段的电价政策调整并没有“大动干戈”,主要通过结构性电价调整,缓解电价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