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治:多元社会诉求中党的执政模式嬗变 |
2009-09-01 16:27:1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118
|
|
十七届四中全会将于九月召开,重点是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11日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四中全会可能从具体操作层面出台措施,改变党居于政府之上的革命党的思维和现状,真正实现向党政高度融合的执政党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首先因应了建国六十年来社会利益以及社会诉求的深刻变化,同时从本质上把握住了执政党科学执政的真正内涵,必将对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过去千百年,中国曾爆发过无数次大大大小的运动,尝试过不同的治理模式,但绝大部分人口的命运都未曾改变,生存状态始终如一。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里,所有人都在无力、无效和无序地应付着无处不在的生存威胁。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状况才逐渐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因之一,就是凝固僵化的社会形态开始发生“分子裂变”,社会角色日益多元化,劳动分工日益复杂化。它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个体能力和社会能量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释放;而其最终结果,就是成功打破了世代承袭的集体贫困之链。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还有一部分人依旧贫困,而富有群体的生活方式更凸现了弱势群体的艰难处境。但是,在总体上,中国在贫困中循环往复的漫长历史已经终结,曾经挥之不去的生存危机感已不再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中国终于跨越了一道巨大的历史门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