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前瞻全球性衰退中的中国经济 |
2009-09-02 09:35: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554
|
|
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下滑态势是自身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反映,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不利的外部冲击只是诱发性因素并会加深我国经济的下滑走势。通过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美国式发展道路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
当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并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美国的本轮危机和衰退孕育于其上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在低储蓄率基础上的发展方式。美国贸易赤字的根源是其自身储蓄的减少,是其私人和政府透支未来的结果。
在美国政府和私人透支未来的事实为既定的情况下,包括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美国,实质上是为美国的贸易赤字融资。美国则是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借款来维持投资和消费水平。美国的本轮危机和衰退的直接原因是美元流动性过剩。网络泡沫破灭后。美联储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从2001年1月连续13次降息,基准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低水平,使得流动性过剩。在次级抵押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华尔街过度的金融创新使得金融衍生产品膨胀,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并演化为泡沫经济,造成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膨胀。金融领域中的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并随着包括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其他国家投资和持有美国资产而向世界扩散。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从2004年6月连续17次提息,基准利率由1%升至5.25%。当美国国内业已膨胀的流动性被不断抽回时,房地产价格转为下降,2007年夏全面爆发的次贷危机触发了国内业已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并且金融危机向通过国际金融和贸易而与美国经济相联系的其他经济体蔓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