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改革拿出魄力智力和耐力 |
2009-04-13 09:39:04 来源:新京报 作者:周庆安 阅读次数:1102
|
|
北京春至,总让人想起了宋人李清照的“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人们每每用这句词来形容那种妙曼而又凄清的风情。但是实际上每到换季之时,最难将息的恰恰是那些身患疾病的人们。
如果盘点起来,4月7日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无疑是本周里最大的新闻。面对持续了数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个实施方案对于在乍暖还寒中更加不适的病人来说究竟是不是福音?
在中国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无疑是近期最引发人们关注,而且被广泛认为难度最大的。究其原因,其实无非是因为改革涉及面广、利益群体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共事业领域弊端迭现,已经到了不可不改之时。
然而仅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个公共领域来看,要顺利完成公共事业改革的转身,这是一场魄力、智力和耐力的综合考试。
医疗体制改革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说不会有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出台。因此,如何在复杂的公共事业环境中,判断改革的方向,这是相关部门改革的智力需要。在某些特定的公共事业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假借改革之名,考察公众智商的方案。作为亲身体会公共事业的民众来说,他们其实心明眼亮,只是能否承担而已。
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相关部门在公共事业改革中展现出来足够耐力。中国的改革,是一个摒除领导个人意志,进入制度化改良通道的过程。甚至对于相关的公共事业来说,某一个时期的益处不可能长期持久。所以,公共事业要有不断改革的耐力,要不断判断和选择方向,并敢于为此付出。
比如到目前为止,医患关系的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积累,使得扩大医疗系统的公益化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扩大公益化,就必须要拿出更多的公共资源,完成公平的资源分配。推而广之,政府在更多不可推卸的公共服务中,是不是能够持续让渡更多公共资源给普通民众,这将考察一个现代政府的魄力、智力和耐力。
这两年来,各个领域的改革都逐渐进入了攻坚阶段或者是深水区。我们所说的攻坚之难度,其实并不在于新的体制政策设计的难度,而在于我们用新政策替换旧体系时的无力感。其中的阻碍因素,当然有利益集团博弈,有市场介入尺度之争,更有政治决策的胆识。但是更重要的,是公共事业背后的政府与公民关系究竟应当如何,至今我们不能从公共事业中找到答案。
改革是一场对制度和观念的重构。制度是政府和公民关系的描述,而观念则是对这种描述的支撑。这二者的叠加使得改革并不能用某种数字来衡量其成败。如果单就医疗事业来看,近年来的泛市场化使得不少医疗单位已经成为了盈利机器。它既远离“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传统价值,更远离政府和公民的双重期待。
历史经验证实,公民在公共事业中与政府利益捆绑越密切,公共事业就越能够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政治环境也就能更稳定。如果希望公共事业能够最大限度成为财政收入的来源,恐怕其结果就是取财于众,而失信于民。
看《新医改》方案,仿佛在看时代是如何剥开潜伏在繁荣中的欲望。在人进人出的医院中,有多少人是带着痛苦来而满怀欢乐离去?如果仅仅考察医疗体系每年的利润,我们或许会远离公众的痛苦,也更无法分享他们的欢乐。这一点虽然不至放之四海而皆准,至少已成社会共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