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印或可良性竞争
2009-09-07 10:43:57 来源:香港亚洲时报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931

  
  中国和印度刚刚结束两国第13次边界问题会谈,而与此同时,一名中国战略家提议对印度进行“巴尔干化”,使之分裂为几部分,从而防止挑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
  两国官员对这种假想都不以为然,但此类报道在两国都是有增无减。两国边界问题谈判已经进行多年,但未取得任何重大进展。而且两国都在巩固各自在世界大国俱乐部的地位,所以围绕权力和影响力的竞争蔓延到其他领域。最重要的是,彼此无知、误解和猜疑给有关战争的臆想制造空间。尽管印中有了20年政治、经济和军事交往,但两国尚未制度化和拓展双边关系。相互冷淡妨碍了彼此真正了解。
  在混乱无序的国际体系中,战争从未被排除,鉴于中印在1962年交战过,那就更加如此了。但也存在两国不太可能再次交战的切实理由。中印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关系跨越诸多领域,两国都为接触对方付出过真诚的努力。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彼此之间的依赖,加大了战争的代价。中印都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印度做出了更好准备,可能避免再次输给中国。边界问题悬而未决可能导致两国发生另一场战争,但这个问题已交由特别谈判去处理。即便会谈没有成功,那也不能说是失败了。或许结果是逐渐产生的。
  如果部分中国学者幻想中国攻击印度及印度分裂为数个小国,这也只是反映了他们想划分中国自身势力范围的欲望。中国对军事现代化的投资持续不断,近年来更是试图将行动范围扩大到遥远海域。不幸的是,这加深了隐忧。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显然不再只着眼于台湾;而是志在亚太地区扮演更大角色。而一个崛起的印度即便不会跟中国竞争势力范围,也有可能宣示势力范围,而这将惹恼北京。
  对于印度人来说,唯一让他们团结起来的是中国在印度外交中不断加大的分量。不过,政策建议经常背道而驰,一些人仍在梦想“中印共同体”,没有从“印中是兄弟”的失败中学到惨痛教训。
  其他人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充满冲突,一些人甚至臆想中国会尽早攻击印度。类似的好战态度,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印度,只会破坏两国间来之不易的关系。中国可能会成为威胁,但最好的出路是提高印度驾驭对华关系的能力。尽管有种种假设因素都可能导致两国卷入战争,但还是取决于当前的边界谈判及两国领导层之间的沟通。
  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和印度将为权力、影响力和资源展开竞争,但它们或许可以经受相当程度的良性竞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