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或可良性竞争 |
2009-09-07 10:43:57 来源:香港亚洲时报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931
|
|
中国和印度刚刚结束两国第13次边界问题会谈,而与此同时,一名中国战略家提议对印度进行“巴尔干化”,使之分裂为几部分,从而防止挑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 两国官员对这种假想都不以为然,但此类报道在两国都是有增无减。两国边界问题谈判已经进行多年,但未取得任何重大进展。而且两国都在巩固各自在世界大国俱乐部的地位,所以围绕权力和影响力的竞争蔓延到其他领域。最重要的是,彼此无知、误解和猜疑给有关战争的臆想制造空间。尽管印中有了20年政治、经济和军事交往,但两国尚未制度化和拓展双边关系。相互冷淡妨碍了彼此真正了解。 在混乱无序的国际体系中,战争从未被排除,鉴于中印在1962年交战过,那就更加如此了。但也存在两国不太可能再次交战的切实理由。中印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关系跨越诸多领域,两国都为接触对方付出过真诚的努力。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彼此之间的依赖,加大了战争的代价。中印都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印度做出了更好准备,可能避免再次输给中国。边界问题悬而未决可能导致两国发生另一场战争,但这个问题已交由特别谈判去处理。即便会谈没有成功,那也不能说是失败了。或许结果是逐渐产生的。 如果部分中国学者幻想中国攻击印度及印度分裂为数个小国,这也只是反映了他们想划分中国自身势力范围的欲望。中国对军事现代化的投资持续不断,近年来更是试图将行动范围扩大到遥远海域。不幸的是,这加深了隐忧。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显然不再只着眼于台湾;而是志在亚太地区扮演更大角色。而一个崛起的印度即便不会跟中国竞争势力范围,也有可能宣示势力范围,而这将惹恼北京。 对于印度人来说,唯一让他们团结起来的是中国在印度外交中不断加大的分量。不过,政策建议经常背道而驰,一些人仍在梦想“中印共同体”,没有从“印中是兄弟”的失败中学到惨痛教训。 其他人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充满冲突,一些人甚至臆想中国会尽早攻击印度。类似的好战态度,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印度,只会破坏两国间来之不易的关系。中国可能会成为威胁,但最好的出路是提高印度驾驭对华关系的能力。尽管有种种假设因素都可能导致两国卷入战争,但还是取决于当前的边界谈判及两国领导层之间的沟通。 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和印度将为权力、影响力和资源展开竞争,但它们或许可以经受相当程度的良性竞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