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产能过剩或迫使中央调控政策取向转变 |
2009-09-14 11:31: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661
|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浙江调研,谈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时说:“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外需减弱使国内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对工业和经济增速回升形成较大制约。”如果内生力量、内在动力和活力不激活,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信贷的大量投入带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浪费问题,而且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这次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表面看似从金融行业引爆、华尔街是祸首,其实症结是产能过剩。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有6年高速增长,很多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造成产能过剩,而现在需求突然下降,就带来泡沫破灭,财富减少;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美国消费和储蓄需重新平衡,造成消费进一步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金融问题。 目前,中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已经露出苗头,就拿钢铁行业来说,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最为明显的,产能达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在新建许多钢铁项目,还有5,800万吨在建,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国务院在“保增长、扩内需”前提下,下大力气“调结构”,提出“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是富有远见的决策。这种政策的“转向和微调”是十分必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