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吴智钢:最需要信贷的许多中小企业依然不解渴
2009-04-13 11:08:54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吴智钢 阅读次数:102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4月11日公布的金融数据,3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1.6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此前,今年1月我国新增贷款达到1.62万亿元的月度创纪录水平,而在今年2月,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也增加了1.07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6.56万亿元,同比增长26.97%。截至目前,仅新增贷款一项,今年前3个月,我国资金投入已经超过了国务院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提出的“两年内新增4万亿元”的额度。
  面对如此迅速的信贷增长,我们为中国在全球危机面前“不差钱”而欣喜的同时,也不得不为信贷超常规激增而带来的隐患而担忧。
  毋容置疑,短期内大规模地增加人民币流动性,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生产者的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刺激消费,提升内部需求,从而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复苏。
  4月10日晚, 温家宝总理在泰国表示“一季度经济数据将于下周对外公布,我们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已初步见到效果。”温家宝说,中国的投资大幅度增加,消费稳定增长,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困难局面开始扭转,经营状况回暖;信贷投放增长很快,由于银行整体健康稳定,货币流动性充裕。
  从我们目前已经观察到的数据来看,中国刺激经济的措施的确已经开始产生效果,比如,采购经理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回升,3月份已经超过了52%;国内消费商品零售额持续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3月份进出口数据出现难得的回升。从各种迹象来看,中国经济可能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经济的复苏虽然依然漫长,但曙光已经开始展现在眼前。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的两面,当我们为经济复苏可期而欣喜的同时,也不得不对今年以来新增信贷超常规增长带来的隐忧而担心。
  首先是新增的信贷是不是都到了需要它们的地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尽管今年一季度我国新增贷款超常规增长,一些大型企业早已经是“不差钱”,但是,最需要信贷的许多中小企业依然不解渴。资金流向大型的基本建设项目和大型企业,固然可以理解,但是,中小企业是我国最有经济活力的群体,也是中国解决就业、产品创新的主力军,如果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它们所需的贷款的话,中国经济的复苏将要打很多的折扣。
  其次是新增贷款会不会形成银行“体内循环”?一些大企业得到过多的贷款,就只好重新将它们存入了银行,从而形成了贷款在银行内部的“体内循环”。
  最新的金融数据也显示出这种迹象。今年一季度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16万亿元,同比多增3.07万亿元,但中长期贷款增加1.68万亿元,而票据融资增加1.48万亿元。另外一个数据是尽管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达到了4.58万亿元,但同期净回笼现金473亿元,同比多回笼785亿元,而去年同期是净投放现金312亿元。从存款猛增的情况来看,也让人有资金“体内循环”的忧虑: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5.62万亿元,同比多增2.98万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增加2.8万亿元,同比多增2.15万亿元。这个同比多增的比例尤其令人担忧。
  其三是信贷超常规激增会不会形成流动性泛滥?从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迹象,主要是A股市场有了短期炒作风气再起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今年股指涨幅虽然不大,大盘蓝筹股升幅十分有限,而深市中小板块累计升幅超过两三倍的不在少数,已经严重透支未来企业成长的空间;相当部分ST股借重组之名持续大幅拉升,而且有进一步疯狂之势。从CPI的情况来看,虽然目前依然处于下降时期,这和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很大关系,但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继续飙升的势头,有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趋势,一旦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相继复苏,过多的流动性就有可能推高物价,从而形成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目前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新增信贷的结构性调整,把钱放到真正需要钱的地方,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放,防止过多短期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让我国的新增信贷真正用在刀刃上,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