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危机与通货膨胀 >> 文章页
历史高度分析宏观政策的长远效果
2009-09-16 10:01:4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527


  在力拓窃取商业机密、侵犯中国国家利益之前,国内获得垄断地位的大型钢铁企业已经背离国内中小钢铁企业的利益。真正导致中国垄断钢铁企业出卖谈判筹码的原因,是获得“长协矿”垄断特权的企业,可以通过铁矿石涨价赚取“长协矿”与现价矿之间的巨大差价。与此相比,中小钢企“不顾大局”与国际矿业巨头签订协议,仅仅是为了减少自身权益受到垄断企业的侵害的自保之举。
  自从去年底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随着政策效用持续扩大,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因此,当有人呼吁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时,特别提请各方关注一下政策创新创造的积极效果,关注一下由政策创新推动的中国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品牌价值的提升。因为要实现反危机的最后胜利,在货币政策创新时,不光要算政策创新可能出现的呆账增长,还得算一下社会稳定的账,更要算一下民心稳定的账。
  现在看来,今年GDP保8%的目标基本能够实现已无悬念,当世界其他经济体因为反危机措施不当或者措施不力,经济增长出现衰退或者缓慢时,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适度增长,不仅为解决自身经济体内部问题创造了条件,还为中国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实力对比中赢得了相对优势。国际经济是个依靠实力说话的博弈平台,中国能够在危机中进步,就是体制进步、品牌效应的重新评估的过程。而这正是政策创新带来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