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石油储备问题探析 |
2009-09-27 10:18: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95
|
|
伊朗石油部长日前表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工业化国家的石油储备已经达到创纪录的可以满足60天需求的标准。受此影响,最新一次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也做出了维持产量配额不变的决定。金融危机成就了发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历史高位,但同时也为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埋下了伏笔。 金融危机创造储备良机 石油危机孕育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1973年至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期间,油价上涨了4倍,给主要工业化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降低石油供应短缺或危机对经济的影响,1974年,OECD国家成立了国际能源署(IEA),规定各成员国必须建立相当于60天净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后来增加到90天)。 根据国际能源组织8月12日发布的报告,截至7月底,OECD国家的原油储备已经超过了27亿桶,能够满足61天的需求,是20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美国原油商业库存自今年5月以来出现下降,已经由5月初的3.75亿桶下降至8月28日的3.43亿桶,下降了3200万桶。汽油库存未出现太大的变化。但是馏分油库存一直保持增长态势,8月底库存已经达到了1.635亿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180万桶,增幅为19.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