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何志成:国际强压人民币升值或导致汇率战
2009-10-19 09:38: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14


  近期,国际上一再出现强压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在美国,一些行业组织和工人联合会又开始鼓动奥巴马政府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这些声音与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一起对人民币升值强烈施压。可以想象,在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和高企的失业率重压下,奥巴马政府可能不得不将矛头指向中国。因此,可能引发由贸易争端所导致的汇率战。
  人民币需稳步升值
  我注意到,半年多来,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已经下跌了12%,但由于人民币实际是盯住美元的,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维持稳定。相反,对发出声音不大的一些货币,如欧元、日元、澳元、加元等却大幅度贬值。这是为什么呢?
  从战略上来思考,如果欧洲、日本等也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顺势升一把,欧盟和日本就没有今天的排位了。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很多国家宁愿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却尽量避免汇率战的原因。
  问题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没有很大好处呢?大部分的观点给予负面回答。而在我看来,从中国经济短期目标的实现角度观察,人民币升值的确是好坏参半,好处可能稍多一点;但对中国的长期战略目标而言,对未来全球经济和金融战略格局而言,人民币必须稳步升值。更何况,人民币稳步升值是符合货币价值规律的——单位人民币中所包含的劳动力价值是增加最快的。
  为什么欧洲许多国家和许多企业都在抱怨欧元升值过快过多,而欧洲央行却一再地坚持强势欧元政策?为什么在日本民主党上台前后,日元出现了剧烈的升值?是基本面变化了吗?是它们率先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吗?都不是。它们都在想一件事——害怕被中国超过。
  毫无疑问,中国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都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即使不考虑赶超什么国家,仅仅是从人民利益出发,人民币稳步升值也是普惠于中国老百姓的好事,因为它能从最大层面上提升中国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进而提升全民的购买力,同时极大地提高内需在GDP中的比重,反作用于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当然,在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的今天,人民币若出现加快升值趋势,一些出口企业会倒闭,因此,人民币稳步升值更有利于保增长。中国出口遇阻并非中国产品太贵,而是太便宜了。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度地提高中国商品价格,不但可以增加出口效率和绝对值,也可以刺激外国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增加中国商品出口的绝对数量。
  人民币国际化正逢时机
  用更长远的眼光看,中国政府一定会放松汇率控制,让人民币加快升值。近日在新华社的报道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人民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将更加市场化”等。这虽然似乎是老调重弹,但最近再次做这样的官方表态更值得注意。
  人民币升值或放松汇率管制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当前国际复杂战略纷争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即面临很大的压力,也出现了很好的时机。要知道,人民币国际化或曰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对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9月28日,国家财政部在香港地区发行60亿人民币债券,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在我看来,再过5年左右,中国将会在纽约、伦敦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将发行人民币债券。
  按照现代金融市场的标准,国际化货币应该具有三大特征,即在国际贸易中大量使用的“结算货币”;很多国家央行的储备货币篮子中的“储备货币”;国际货币市场的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而所谓“可交易”一方面是为了贸易的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了投资的方便,变现的方便。
  毫无疑问,人民币成为“可发债货币”的前提之一,是必须成为国际货币。但是,这个国际货币是否是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呢?我看未必!这个观点或许关系到中国在纽约、伦敦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时间表。也就是说,在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可自由兑换”时间表的时候,在它还不是“投资型货币”的时候,我国也可以在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国家发行人民币债券,在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向全世界发行人民币债券,成为“可发债货币”,或“准可发债货币”。
  我们知道,外国人买人民币债券的前提是他们手中必须有人民币,而他们手中的人民币既可以是在“完全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市场买来的,也可以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取的——卖自己的货得到的是人民币,还可以是日常备用或日积月累储备下来的。因此,没有“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人民币市场,人民币也一样可以走向世界,只要人民币成为国际级的结算货币,它就接近了国际货币或准国际货币的基本要求,因而可能成为“可发债货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