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龙熊”关系 |
2009-10-19 09:43:12 来源:香港亚洲时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754
|
|
过去10年,中国和俄罗斯官方均高调宣传两国的互相协作关系。不过,一些顶尖专家和分析人士一直质疑,两国关系是否反映了一个新的多极世界秩序的开始,或者,在一系列中国占据上风的协议的作用下,莫斯科逐渐被拉入一种新形式的资源主仆关系。 例如,《权宜轴心:莫斯科、北京及新地缘政治学》一书作者波布·罗认为,中俄关系的改善“尽管存在种种不足,但属于当今世界较有说服力的双赢国际关系的典范之一”。 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斯蒂芬·科特金教授认为,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关系的改善,可能允许中国从俄罗斯得到战略性自然资源及扩大地区影响力,但对俄罗斯来说,只领到中方许下的莫斯科享有中心角色的多极世界的空头支票,此外别无所获。 罗和科特金均认为,中俄合作困难的症结在于基于历史恩怨、地缘政治竞争及结构因素的“普遍不信任”。显然,对21世纪中俄双边合作的预测,必须考虑到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现实,但解释中俄关系的意义可以有许多种方式。 从地缘政治来说,中国从与俄能源和武器合作中获得巨大实惠。同样,俄罗斯也从这种关系得到实实在在的优势。 众所公认,直至最近,中俄关系中往往是政治考虑压倒经济关注。显然,政治考虑对于经济事务来说仍很重要。例如,莫斯科在能源出口问题上貌似对中国经济投降,而这或许源于许多俄官员不想让美国在俄罗斯能源领域取得战略立足点。 不过,与科特金和罗等学者所持悲观看法截然不同的是,有迹象显示,中俄两国的政治考虑在确立多极世界秩序方面正取得真正一致。例如,两国同意,除今后10年需扩大双边贸易和增加中国对俄罗斯经济的投资,双方必须加强战略和经济伙伴关系。 俄罗斯真的是受多极世界的蛊惑,与北京形成一种事实上的主仆关系吗?或者,更有可能的结果是两国如愿在经济上取得共同进步?毫无疑问,中俄关系存在“权宜轴心”的方面,正如波布·罗所认为的那样,但这未必就意味着中国的上升是以损害俄罗斯为代价的。通过迎合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俄罗斯实现了不寻常的经济转变。两国显然都从双边关系中获益。 而且,不要忘了,中国在与美国打交道时甘愿充当次要角色——其结果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北京利用其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有时候不惜忍受美国的霸权,由此获得足够空间追求自身国家利益,而不用付出反对政治的巨大代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