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危机与通货膨胀 >> 文章页
反思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2009-10-20 10:19:0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583


  〓观局者语〓
  投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能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投资规模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投资结构决定经济结构的变化,投资效率决定经济效益的高低。投资又是双面刃。过大的规模、劣化的结构、不高的效率,则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从经济过热到结构失调等,在过去屡次发生。
  通过扩大投资支撑经济增长,属于经济萧条时的反危机措施,属于非常举措。如果投资和消费失衡成为常态,则将影响经济效率、降低经济增长质量。
  过度强化投资有悖以人为本。
  人民群众没有充分享受经济增长成果,有悖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追根溯源,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财富和更多的幸福。1978年—2008年,我国GDP由3645.2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增长了81.48倍,国家财政收入由1132.3亿元增长到61316.9亿元,增长了53.15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0元增长到15781元,仅增长9.4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元增长到4761元,增幅更小,只有5.94倍。居民从国家经济增长中分得的份额,与国家收入差距之大,已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更值得注意的是,居民还要把这样少的所得,进行积累、存进银行,1978年—2008年,城乡储蓄存款年终余额由210.6亿元增长到217875亿元,增长了1034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积累得多一些实属正常,然而,如果国家GDP增长80多倍、国家财政增长了50多倍,而居民收入只增长几倍,几倍增长的收入中还要贡献出1034倍储蓄增长的积累,这就很不正常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