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杜平:中国经历最具进步意义的大蜕变
2009-10-26 15:01:21 来源:中国经济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2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华文明走向复兴的光辉历史进程,也是中国人追逐新梦想的史诗般的实践。中国所取得的进步,并非仅仅表现在经济成就上,而更表现在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去参与国际事务、引领世界潮流。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健康、最具进步意义的大蜕变。
  与此前数百年相比,这一蜕变的历史意义显得更加突出。过去的历代执政者都曾尝试过用不同的治国方式去改变国家的命运,而民间社会更是爆发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革命运动,以图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但结果都是贫穷与困顿。
  直到最近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渐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因之一,就是凝固僵化的社会形态开始发生“分子裂变”,社会角色日益多元化,劳动分工日益复杂化。它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个体能力和社会能量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释放;而其最终结果,就是成功打破了世代承袭的集体贫困之链。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还有一部分人依旧贫困,而富有群体的生活方式更凸现了弱势群体的艰难处境。但是,在总体上,曾经挥之不去的生存危机感已不再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这一历史性跨越,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指引。在1949年之后长达30年时间里,中国社会曾一直在变与不变之间摇来摆去。由于长期处在封闭和孤立的状态之下,中国不仅失去了与外部世界共同发展的条件,而且也缺乏先进的治国理念和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数次社会运动都导致了社会大动荡,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的国家,就这样自我消耗,最后贫困之链再次加固。
  此后30年,中国如梦初醒,管理模式开始转型,国家形态逐步走向正常化。绝大部分人口告别了贫困,基本教育的普及使民智获得前所未有的开化,越来越多的人口正在向中产阶层攀升,国强民富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有希望。
  中国依然处在深刻的变化之中。在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整个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角落都面临着必须随之改变的命运。过去为求得基本生存而形成的某些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都有可能被冷落、被淘汰、被抛弃。中国未来的演变进程,将因此而充满种种未知因素。对执政者而言,关注、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是继续管理这个国家的基本前提。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之一,就是主导性文化的倾向在转变:过去是以克服物质匮乏的目标为重心,将来则是以增加和分享物质丰裕为重心;过去,整个社会都围绕着实现经济繁荣的目标运行,而未来社会的主体诉求是要建立适当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让人们有更多机会去挖掘物质繁荣所蕴含的各种可能性。
  归根结底,中国社会一切变化的本质,就是人在变化。生存环境的不同,决定了生活态度的差异。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环境里,人们不得不接受和顺从严苛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自律和自我压抑中求大同、顾大局;而在安全无虞和物质殷实的环境里,人们大多不愿接受各种束缚,张扬个性和独立思考的求异倾向会日益普遍。
  这种差别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每一个群体都自认为代表了社会和文化的灵魂,但都无法把自己的意志变成社会共识。这是中国转型时期最为突出的现象,更是当今和未来执政者必须正视和适应的政治现实。
  在过去60年里,中国执政党完成了三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是用政治革命的手段建立和巩固了政权;二是用经济革命的手段使中国摆脱了贫困;三是扩大了自己的代表性,变得更具包容性。这是过去的成功,更是未来的挑战。
  随着人口结构在不断变化,“中国人”的特征也在变化。今日中国人已经不同于过去,未来中国人又将是另一种“新人类”。他们在安全和繁荣环境中成长,已经或即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整个国家的演变方向将与之紧密相关。对执政者而言,与其试图让他们适应体制,还不如努力让体制适应他们。
  中国人曾经因为面对生存威胁而产生了集体忧患意识,心甘情愿地维护既定的政治秩序,并且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不仅最终征服了贫困,而且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目标接近。这一事实足以证明,虽然现有体制的一些方面备受指摘,但毕竟还是可行的。
  可是,中国已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为了对付贫困而结成的命运共同体正在分化,导致社会阶层和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和多元。这种崭新的形势意味着,执政党既要满足不同基层的权益需求,又要确立一套符合新时代的新共识。
  马斯洛在阐述“人类需求层次论”时说,人的需求是无止尽的,在拥有足够的面包之后,其他需求便接踵而至。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大体也是如此。在基本的生存需求获得保障之后,人民需要更高层次的满足感,包括机会均等、社会公正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自由。这显然是一道更高的历史门槛,也是我们整个体制所面临的挑战。中国能否跨越新门槛,还有赖于更加完善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模式。政府需要为社会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以利于产生和发展更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建立比较宽松的体制,既培养出忠实和高效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又不拘一格地培养和使用杰出的思想者和战略家。
  中国能否跨越这道门槛,取决于人民的整体素质。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里,中国既要顺应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潮流,更要培养出各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尊重和依赖人民的智慧。但是,若要充分开发民智,快速和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中国的政治管理模式就必须更加完善,社会环境必须更具包容性。中国能否跨越这道新门槛,还决定于人民是否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为此,中国社会必须让所有人都能弘扬自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个人的价值、独立性和尊严,让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释放。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和经济大国,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有条件和理由,使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五千年文明的基因应该表现在每个人的脸上,体现在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
  过去60年,中国实现了两次解放:一次是民族的解放,一次是初步的思想解放。未来的中国还应该不断地解放自己,扫除束缚前进步伐的障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