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张庭宾:未来3年或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大破灭
2009-10-26 15:01:4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90

  不断升级的房地产泡沫,也许是未来国民财富的头号威胁。
  一个国家的崛起和社会发展总会遇到各种挑战,演变出各种财富再分配,其成败利钝再反映在经济和资本市场上,有赢家,也有输家;有共赢,也会有共输。
  绝大多数的博弈只牵涉到局部人的利益再分配,笔者一般不会太在意,因为不得不承认“水至清则无鱼”——大多数人的人性是自私的,有聪明愚钝之别,实力强弱之分,随机动态的利益博弈和财富转移从未有一刻停止过。
  尽管总期盼理性共赢,但由于人性的贪婪和自私,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因而笔者并不盲目奢求人性的喜剧,但是绝不能容忍的是——出现了绝大多数人惨输,极少数人赢,乃至所有参与者共输的大悲剧。
  共输的大灾难是否杞人忧天呢?非也,在未来三年内,出现这种恶之果的概率并不低。如果大多数国人出现财富严重缩水,致使不少人难以维系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就会激化我们的内部矛盾。
  1974年,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断言:“世界的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的中华民族。”给人类的未来指出了一条生路。
  对此,本人深为赞同,中华文明的“和”基因——儒家人与人的和谐、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人的肉体与心灵的和谐——是新的全球多极化的核战国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有可能消化和融合“以外部扩张掠夺满足内部欲望膨胀”的西方主流文明。否则,在地球村时代,各大国和各种文明恶性竞争必是囚徒困境,甚至将导致自我毁灭的大劫难。
  那么,有什么力量会阻碍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呢?
  一、台海战争或东亚局部战争;二、纸币系统崩溃的危机,中国深受重创,无以复原;三、中国房地产大泡沫破灭的危机。
  此三者中,由于大阅兵所展示的中国军事实力,战争威胁已经不大;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纸币系统的崩溃,其应对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即中国官方、金融机构和民间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这个巨大的隐患,我们过去4年多不断呼吁,各方面日益重视,民间储备黄金热潮兴起,其威胁力也在下降。
  最令人头疼的是,房地产泡沫的隐患正日益放大,如果不能果断有效遏制其继续膨胀的态势,假如再膨胀三年,将难免出现巨大雪崩。因此千万不能小觑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危机,房地产危机历来处于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核心环节。1990年的日本金融危机后,日本的楼市价格最大下跌了85%,由此引发了信贷危机的无底洞,无数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破产。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香港地区楼市最大惨跌70%,数十万计的购房者沦为“负资产”一族。
  在2008年,中国投资者已经品尝到上证指数一度狂跌72.8%,最多时高达7万亿元的流通股财富蒸发的滋味。而如果说有什么泡沫破灭后果会超过A股,那么就是楼市。因为A股财富是10万亿元人民币级的,而房地产是100万亿元级的。A股大跌只是输掉过去的财富积累,房产大跌不仅将输掉过去,更将输掉未来自己以十年计的预期收入。
  现在房地产泡沫的疯狂已经一点也不亚于2007年春的A股。进入2009年二季度以来,特别明显的是,大众房地产狂热进一步升级。在杭州的公交车上,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买上百万的房产。另外一个不祥之兆是,房地产里面的玩家越来越只剩下了公众资产公司——包括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保险资金——它们的钱大多都不是经营者自己的,而投机购房者,其资金也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这与2008年三季度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前颇为相似,即国家和公众财富成为最后的接盘者和埋单者。
  各种理性数据更是提醒房地产危机的日益逼近——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房价已经上涨超过了10年,大都市中心区已经上涨超过10倍,三线城市的房价也上涨超过3倍;房价收入比远远高于国际水准;房租收益率远远低于房贷利率。
  市场舆论信号也不太妙,唱空楼市者越来越少——政府日益两难,房地产商只会唱多到底,早期唱空楼市者在预言一再落空后也无颜面再唱。这正反映了一个大泡沫最后阶段的特征,即当市场上再无唱空者时,市场将迎来由多头向空头的转折。
  如果一个房地产膨胀周期分为10个阶段,现在大约进入了第8个阶段,尽管未来房价短期内仍可能上涨,但如果再上涨20%~30%,未来3年内一定会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大破灭。
  如果要防止房价未来大跌,就一定要防止房价现在大涨,就必须切实落实中央稳定房价的要求。
  一言以蔽之,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现在可能是对房地产泡沫“亡羊补牢”的最后机遇期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