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亟须加强对民间非理性通胀预期的引导 |
2009-10-27 13:55:5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134
|
|
宏观政策近日开始显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一点变化:中央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首度公开表示要处理好保增长和控制通胀预期的关系。这当是相关政策趋势的明确提示。
第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似乎要宣称对经济的稳固复苏更有信心:GDP较去年同期增长8.9%第二季度增幅为7.9%。9月份当月,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3.9%,增速高于8月份。乐观的依据应由此可见。
但另一方面,虽然今年以来强劲的M2增速“严重高估”了货币增长的真实情况,调整后的M2实际增速应远低于29%。其次,较弱的出口增长将继续遏抑通胀压力。但美元走软的趋势正在增强境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资金必然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通胀的远期压力和资产价格的近期风险已经一目了然。央行高官近日承认,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行的状态下,外汇净流入的态势有可能加剧,并进一步导致国内流动性的压力,增加物价上行的风险。许多人已注意到人民币升值预期正在升温,市场预测人民币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将升值4%。
此时次刻,政府觉得确实到重视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了。从温家宝总理最近有关“今年后几个月政府将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的讲话中,已可看出政府谨慎警惕的心态,也可看出虽然政策尚不会急转弯,但政策优先次第必将逐步调整,而对资产泡沫的监视和调控也将一步步加强。
去年年底中央出台的宽松货币政策和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施行之后,对于是否存在副作用,是否有必要直面通胀预期,该如何处置等等问题,一度争论激烈。是因为固守传统理论或经验,还是因为认知不足?
银监会最近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第四季度信贷投放规模,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建立基于自身发展战略、风险管控能力和资本实力的信贷增长常态机制,确保信贷投放平稳增长。商业银行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有效防止‘冲时点’现象。”央行也表态:“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好转态势,同时流动性和通胀压力逐步积累。当前在货币政策操作上要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防止流动性变化对资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的影响。”
如果将政府最近的各种政策表达联系起来理解,人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政府很快就会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来避免恶性通胀的产生。
●把脉大势
目前所出现的购房热、购车热、购黄金热的背后,其实与通胀预期的抬头有着莫大关系,而这种预期在变为现实之前,就在民间迅速膨胀并开始影响方方面面。分析认为,不合理的通胀预期,对引导民间消费与投资非常不利,自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复苏,所以,应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通胀破坏力诱发过敏反应
通胀预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于未来通胀发生时间、发生几率以及通胀程度的一种心理预计。理性预期认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随着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过多的货币最终必然体现为物价上涨。但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释放流动性,并不必然导致通胀,关键要看市场吸收情况和作用于经济的情况。而非理性预期则认为,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央行一边增加货币供应,采取使货币贬值的货币政策,一边却让人们认为货币的价值不变,然后,让人们增加对货币的需求,来刺激经济;因而采取所谓“对冲”或保值行动。上述购车热等现象正有“对冲”或保值行动的成分。
通胀传统的破坏力诱发的过敏反应,正是产生这种非理性预期的重要诱因。以前各国的通胀实践表明,通胀对资源形成错误配置。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货币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发生通胀,就会因货币的破坏力而导致价格系统紊乱,从而打乱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另外,通胀还对劳动力产生错误引导。通胀造成了部分虚假的需求,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给了劳动力许多错误的信息,把他们暂时吸引到一些工作岗位上去。这些被误导的劳动力能否继续就业,取决于通胀是否继续进行。
流动性释放引致不合理预期
就外围情况而言,由流动性释放形成的通胀压力环环相扣。首先是全球经济体为救市注入了巨额流动性,目前累计注资额达数万亿美元。其次是欧美“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蔓延,形成美元贬值,催生全球性通胀威胁。第三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尤其是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涨势如虹。第四是全球股市强劲回升。这一系列现象,就是欧美等实施“债务货币化”的结果。为了救经济,美国、欧盟、日本采取了债务货币化,即通过直接大量买公债,来刺激通胀,如此化解政府和企业的债务。他们希望,通过使流动中的货币增加,让信用扩散,最终使得通缩的因素开始消散,通胀预期提前到来。
从国内情况看,通胀预期主要来自于市场上大量的货币投放量。去年4万亿救市政策出台以后,又陆续出台了一些扩张性的货币或财政政策。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货币信贷超投放形成了流动性充裕格局,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贷款516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当充裕,这对民间形成非理性通胀预期产生了直接的实证支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