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升温环境下各国财政政策的选择 |
2009-11-11 15:15:2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55
|
|
第三季度,我国主要税种的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税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财政收入体系的自动调节功能得到完善。在财政支出上,支出重点逐步向社会事务转移,形成了由经济外延性扩张向社会外延性扩张的转变。
为防范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快速复苏,我们不能再采用大规模、大幅度、大调整的方式来推行下一阶段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考虑到我国财政、货币当局在第四季度政策运作上的通常做法,采用带有内部收敛性的政策措施,试行以国库现金管理为基础的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就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现实选择。
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绝大部分经济体的国民经济开始筑底企稳,逐步进入缓慢回升的轨道。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出现了小幅低速增长。我国经济的复苏势头依然强劲,第三季度的增速达到8.9%,基本上恢复至正常增长区间的下限值,在实体经济好转和货币乘数稳定上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成为下一阶段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与新短期菲利浦斯曲线
与货币政策的直观表现不同,在实际进入市场基础货币数量减少而货币乘数大幅度下降的作用下,美国新增流动性的增速慢于去年同期,其货币政策的效果并非扩张性的,而是紧缩性的。而通过财政政策注入金融机构的资金往往难以支撑企业获得充足的资本以重入市场,扩张性财政政策形成了“凯恩斯陷阱”,除提升了市场利率外,难以产生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效的情况下,美国当前的缓慢经济增长事实上是经济的自主复苏,尽管速度不快、波动性大,但其质量很高。这是因为:第一,缺乏必要扩张性政策支撑的经济复苏是经济主体自行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组织生产,创新产品,开拓市场的行为。第二,没有政策支持的低速经济增长较少受到市场扭曲的影响。第三,美国扩张性政策的效力不是消失了,而在一定状态下被储存起来了,在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支持下,扩张性政策的效力将得到逐步恢复,成为经济增长的放大器。
因此,美国当前的低速增长期事实上是企业自主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综合。在这一个时期,美国将完成部分产业的更替,实现新旧技术的替代,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体系,从而掌握后危机时期经济技术的前沿。
在美国经济低速增长的同时,日本和欧盟经济也先后出现了好转。与经济形势迥异的是世界各国的就业问题,节节攀高的失业率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政策的拉动效果与就业的走势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世界各国对本国的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定位模糊,就业政策陷入两难状态。
在后危机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存在快速右移的趋势,就业政策的成本增加,难度加大。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加快和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扩张性政策的沉淀效应会在短期内激活,美国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并对外形成重要的心理暗示和扰动因素,从而加大世界各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而若在美国经济的低速增长期强力推行本国的就业促进政策,则会导致本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中断,承受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阻碍美国经济的自主性恢复并削减其政策效力,导致美国强烈地单边报复,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步伐和效果。因此,在当前一个阶段,世界会在较长的时期内面临失业问题的困扰,重视结构调整、推进技术革新是长期内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但在短期却将加大失业压力。在美国经济复苏后,主要经济体与美国的就业政策仍存有一个不对称期,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金融深化力度是应对不对称期挑战,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而任何单边的就业促进战略,都将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显著上升和过高的政策成本,致使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