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国汽车再次向欧洲发动攻势
2009-11-17 10:20:57 来源:《德国金融时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722

  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现在,亚洲人开始为下一轮攻势做准备:他们在危机期间购买欧洲品牌,以便借助后者继续增长。
  首批中国轿车在德国市场的初次登台亮相以一声巨响结束——在全德汽车俱乐部的碰撞测试中心,用于试验的假人后果惨重。这款名为华晨的亚洲进口中档轿车在2007年的安全测试中遭到无情淘汰。
  两年后,中国汽车生产商再次有勇气在欧洲发动一场攻势。吉利、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商为了以实惠的价格购买西方的工程技术,相继出价收购欧洲传统汽车品牌。行业危机使之成为可能。比如吉利公司被视为收购福特汽车公司子品牌沃尔沃的有力竞争者。参与与竞标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定,它与我们的长期发展目标吻合,”吉利公司的发言人对报价只是一次公关炒作的猜测予以反驳。
  年初策划的对澳大利亚DSI公司的收购证明,吉利公司的收购计划确实遵循一项战略。据专家判断,凭借这家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和沃尔沃的专业技术,吉利将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另一家中国企业也将参股高档奢侈汽车制造商萨博。此前参与竞标欧宝的北汽集团向瑞典跑车制造商柯尼塞格公司注资,用于此次收购。
  汽车专家斯特凡·布拉策尔并不认为中国人的收购行动只是危机时期的现象。虽然中国人懂得利用经济形势,但这一行动的不断延续将不受此影响。“中国国内市场正处于整合时期”,布拉策尔教授说:“从100多家分散的汽车厂商中将出现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这是中国政府定下的目标。”就连奥迪等高级汽车生产商也在认真看待这一竞争:“我们在关注事情的发展”,来自奥迪总部因戈尔施塔特的一位工程师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