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划:关注“新区”具有实质意义的综改试验 |
2009-11-17 16:17: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05
|
|
从开发区转向新区开发,是中国大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使然。然而“探路者”的重任,需要新区有更多的担当。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缺技术、缺管理,更缺资金,改革虽已起步,但计划经济的体制环境很不适应引进外资、对外开放的需要。要发生大的改革,“局部突破”几乎是唯一选择。“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兴办工业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一些新技术的引进”的开发区应运而生,这在一定时期内是城市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这二、三十年来城市经济、技术发展的主体。
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已呈现明显的转折性特征:一是由开局阶段重点主攻经济体制改革的单兵突进,转向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综合配套改革。二是由开局阶段以经济体制“破旧”为主要任务,进入到“立新”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度创新和完善。这个阶段的每个单项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绕不过去,又充满风险。作为单一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区不能承受之重。
而“新区”,承担起新一轮改革“探路者”的重任: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协调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所谓新区,除了一些以开发区为主体的新区之外,还包括国家层面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城市划出的以商业开发为主要目地的行政区域。新区开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