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马光远:抑制政府加税的冲动
2009-11-24 13:44:5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19


  导语: 中国经济要完成结构的调整,本身就包含着对过去“重税主义”政策的修正的要求,这也是平衡国、民财富格局的应有之义
  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实施结构减税和出口退税等“减税主义”政策的宏观背景下,全国财政收入1到8月份却实现了正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主因显然不在于经济的复苏。前8个月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最多的是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流转税,而这些税种恰好又是税务部门今年查税的重点。
  在财政部门面临增收的压力下,其行为方式已经由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结构性减税”悄然演变为千方百计搞增收,试举几例:其一,6月,税务总局大幅调整烟产品消费税,而调整直接给财政部门带来的收入是600亿;其二,8月,白酒消费税计价政策调整,堵塞白酒企业避税的漏洞;其三,9月,查税风暴开始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蔓延,刚刚赢得喘息的温州等地的中小企业已经感受到了税收风暴的寒冬。税务局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税务机关共查补税款413亿元。
  站在财政部门的立场,这种以严格税收征管曲线加税的行为的确无可厚非。首先,在企业效益大降的情况下,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8%的目标难度很大,前7个月财政收入依然没有摆脱负增长的困境;其次,上半年的天量信贷导致银行系统的风险提升,下半年要继续刺激性政策,很显然要靠财政收入来支撑,这使得预列的9000亿赤字捉襟见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第三,开征新的税源难度很大,无论是物业税,还是资源税的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远水不解近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严格征管,曲线进行加税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这使得在金融危机下休养生息的减税政策悄然被“加税主义”所替代,在企业利润高达20%降幅的情况下,变相地增加了企业的真实负担。
  查税原本无可厚非,然而考察一下中国企业的真实税负,则这种行为的正义性无疑受到很大的质疑。根据权威机构的研究,中国的宏观税负超过32%,远远高于18个发展中国家宏观税负水平。今年全国工商联企业家执委问卷调查就显示,85%的民营企业认为,当前税负偏重。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征管中的一些漏洞,反而成为企业在现行体制下赖以减少税负的非正规通道。这种漏洞或者税收黑数的存在无疑属于良性的制度残缺,税收漏洞也成为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可行的制度选择。
  而且,从当前的经济数据看,尽管宏观经济复苏的迹象较为明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仅之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一直没有解决,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困难状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特别是中小企业依旧在困境中挣扎。财政部门出于本身政绩的考虑,通过严查行为变相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显然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生存困难,乃至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以前国家“取之过多”的重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重税政策不仅使国家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而且使得国、民财富分配格局完全失衡,挤压了民间消费的空间,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等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因此,渡过难关的关键不是通过挤压企业的生存空间,确保政府增收,而应该让企业休养生息,帮助企业度过寒冬。
  不可否认,下半年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如果考虑到通过大规模的支出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下半年将不再持续,财政支出的压力要比上半年小很多。而且在我国财政赤字并不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赤字做加法的方式来解决,未必非要通过加税的手段。因此,对于税收部门的严苛执法,高层一定要意识到其中的危害,中国经济要完成结构的调整,本身就包含着对过去“重税主义”政策的修正的要求,这也是平衡国、民财富格局的应有之义。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政府的理性选择绝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收益”,而将危机的成本完全由企业承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