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房地产——最令中国头疼
2009-11-24 13:54:38 来源:美国《时代》周刊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29


  
  当美国的报纸仍连篇累牍报道拍卖房屋和房价持续下跌之际,中国媒体的头条却在讲述不同的故事:10月底上海一个新楼盘的销售办公室拥入200名购房人,仅一夜之间,150套房子就被抢购了120套。早前的几周,在中部城市武汉,300人排队买新房,有人两天前就赶到销售现场。对中国来说,这种繁荣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房地产业复兴是中国从全球衰退中如此强劲地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房价的上涨也引发了担忧,地产繁荣可能转变成危险的泡沫。这种现象不仅限于沿海富有城市,像南京、昆明这样的城市同样经历了价格攀升。
  尽管多数观察家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还不是泡沫,还未到成了北京如今的最大挑战那种程度。但经济学家在美国银行-美林环球研究最近的报告中称,“迅速攀升的楼价成了中国政策制定者们的首要问题。”
  原因是,喧嚣的房地产市场使北京的决定复杂化了——决定何时以及如何放松为抗衡全球衰退而采取的激烈的经济刺激措施。在北京过于宽松的金融政策与楼价的飙升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联系。2009年头10个月,中国的银行新增放贷量令人瞠目地涨了144%(原文如此)。还有一种普遍担忧,那就是楼价在大城市的上涨已超出普通中国人的购买能力。这不仅会引起社会不满,也会抑制消费——中国极度需要增强的正是消费。如果家庭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收入投入到住房上,那他们购买其他商品的钱将被耗尽。
  房价越高,中国银行家面临的压力就越大。“如果中国的央行不迅速回应以控制信贷增长,资产泡沫可能严重扭曲资源分配,从而削弱国家的长期增长前景”,中国媒体在近日的评论中警告。
  政策制定者必须谨慎前行。过早退出刺激措施可能使经济复苏脱轨。甚至抑制房地产市场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因为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已成为中国总体经济反弹的一个关键驱动。专家估计政府会通过在未来几个月实施具体行业措施来冷却楼价以避免房地产泡沫。但经济学家认为,北京将经济刺激的龙头打开得越久,中国房地产的美好时光变成险恶结局的危险就越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