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国经济能否取代美国?
2009-11-24 13:56:20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97

  在奥巴马抵达北京时,有个事实无法掩盖:他正在造访自己国家的最大债主。全球化给新兴发展中国家带来机会,使他们得以扩大在全球GDP中的比重,使其与自身的规模与历史相称。毕竟从历史角度看,1820年(欧洲工业革命加快前)中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超过30%,远高于目前美国所占比重。因此说,世界或许正在回归一种更为正常的格局。
  然而,美元面临的威胁可能被夸大了。中国正在自建的笼子里把栏杆抓得嘎嘎响,因为该国庞大的储备是干预外汇市场以阻止本币升值的结果。实际上,中国在经济上陷入的困局,类似冷战中核威慑理论家所形容的“相互保证毁灭”。鉴于中国出口占GDP多达2/5,它应感激有美国充当全球经济的最后借款者与消费者。
  至于人民币挑战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在中国不具备发达金融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也拿不出更有力承诺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仍相当遥远。
  实际上,美国衰落论中最薄弱的一环,可能是对中国挑战实力的高估。中国对出口的依赖,不仅是其经济上的关键弱点,还具有政治后果。而投资银行家钟爱的直线增长预测并未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会起到消极作用:将“未富先老”。尽管按高盛数据,2050年中国GDP将达4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35万亿。但到时美国人的年龄中位数将是全球除印度外的大国中最低的。届时美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增长约30%,而中国将减少3%。这与出口依赖问题一起,对依然贫穷的中国构成巨大挑战。
  无人否认中国在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工业革命中取得的非凡成就。不过,美国仍是全球各大经济体中最灵活的。如果美国政策制定者能应对财政挑战,如果美国人开始加大储蓄,美国完全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军事强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