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国私人藏家与艺术品回归故土
2009-12-09 09:54:03 来源: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98


  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早期,收藏中国艺术品和陶瓷曾在西方社会风靡一时。职业寻宝人的大笔买入,以及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的战争劫掠,将大批中国艺术品带入西方收藏市场。但过去十年中,欧洲和美洲买家的数量已在减少。
  业内人士称,市场上有精品出现的时候,欧美顶尖私人藏家还是会准备一搏。但是现在,大多数对中国艺术品有兴趣的西方人更趋向于成为卖家,而非买家。
  从1949年开始,中国就禁止了国内私人拥有、继承或交换文物。直到邓小平修订了相应政策,中国大陆收藏家才得以迎头赶上,紧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导了市场的日本买家,和九十年代开始大量买入的台湾和香港藏家。
  现在,中国大陆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拍卖厅。在经过与前人艺术成就的长期隔绝之后,他们对自己的历史非常有热情,特别是任何连接现代中国和往昔辉煌的东西。 新富者如宁波徐其明,中国最大的鳗鱼出口商;陆汉振,靠销售摩托和汽车轮胎材料致富的浙江实业家,都是颇有实力的买家。
  这些买家不仅仅来自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传统政治和经济中心。中国大约有7个城市人口超过五百万,对艺术品的需求在广东、四川以及更偏远的一些地方都同样强烈。苏富比亚洲部主席黄林诗韵称其为“自然回流”,并表示,中国大陆的购买势头已经上升了十年,并且各地都是如此。
  中国买家迅速发家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建立自己的收藏,并愿意为此付出高价。苏富比中国艺术品专家仇国仕称,“他们就像是自助餐会的迟到者,比欧洲人或美国人都更主动。”尽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只有8%,却仍然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根据胡润百富榜,中国或许是去年极少数的美元亿万富翁数量仍在增长的国家,从101人增加到130人。
  熟悉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商和拍卖商估计,在香港和台湾大约有150名收藏家每人每年在购买中国艺术品方面支出至少一百万美元,并且这个藏家群体的数量相对稳定。这一级别的中国大陆人大约也有150名左右,但数量却在迅速增加。现在,香港拍出的中国艺术品比纽约、伦敦和巴黎更多。2004年,苏富比在香港的春拍和秋拍中,七十位内地买家购买了价值一千万美元的艺术品,今年,这个数字翻了七倍,而内地买家的数量也增至195名。 更多的人则通过香港的大交易商竞标。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说,“中国大陆已成为我们的主要市场。” 中国大陆买家戏剧性的初次亮相是在1999年四月,此前在收藏界名不见经传的两名潮州青年企业家,开始在拍卖场上购买艺术品和陶瓷,令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市场提前复苏。他们得到香港艺术品交易商翟健民的指导,后者是香港亚洲艺术品市场的领衔人物。
  中国买家购买艺术品自己收藏,但他们也喜欢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重要客户甚至政府。主管部门也慢慢收紧了回流艺术品的再出口。过去,中国买家可以在购入后两年内将藏品再次售往国外,但是现在这个期限已经缩至六个月。
  历史和传统比美学对中国大陆买家的影响更多。出于文化原因,他们会避开墓葬陶器一类。对西方收藏者极具吸引力的宋代早期陶瓷,中国藏家却兴趣不高,他们喜欢的是装饰性很强的明青花瓷。
  中国大陆藏家还喜欢印章、漆器、古犀牛角、青铜器、木雕家具、玉石,尤其是和田工匠为清朝皇帝雕刻的和田白玉。皇室用品更是价值不菲,特别是和乾隆以及其他一些清朝帝王有关的物品。
  上个月,苏富比在香港拍出的二十件中国陶瓷和艺术品中,十九件为亚洲收藏者购得,多数为私人买家。最激烈的争夺围绕一件珍贵的紫檀木乾隆宝座展开,估价二千至三千万港币的宝座经过惊心动魄的竞价,最后被一名上海商人刘益谦以近八千六百万港币的总成交价拍得,创造了单件中国家具价格的世界纪录。
  中国人对自己艺术品市场的胃口,加上他们的商业嗅觉,推动了艺术品市场在全国的膨胀。1992年之前,中国大陆尚无拍卖行。到了去年,根据艺术品经济公司(Arts Economics)麦安德鲁女士(McAndrew)对中国艺术品交易做的一项专门研究,中国目前拥有约五万名艺术品交易商,以及超过两千家拍卖行,其中最大的是保利国际拍卖公司和嘉德国际拍卖公司。
  外国人仍然不被允许在中国拥有拍卖行,但中国人却急于向他们学习。2005年开始,佳士得和北京的永乐国际拍卖公司签订了授权协议,后者可以使用佳士得的名字,并受益于更好的透明度和顾客保护,以及培训和会计方面的国际标准。西方的几大拍卖行在中国知名度都还不高。艺术品市场观察者推测说,中国或许有朝一日会引入一家领先的国际拍卖行,但那也是后话了。
  中国将本国艺术品购回国内的热情既让外界兴奋,也引起了一些忧虑。许多人担心市场上的赝品数量越来越多,其中做工最好的来自日本和中国。不断上涨的价格推动了赝品的交易,也导致了更多的盗墓行为。此外,中国限制文物交易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在近五年协商之后,布什政府才在最后时刻同意,禁止一大批中国文物进口美国。而这个协议的力度还并没有达到中国的期望,近几周,中国政府称将加强对文化遗产流出国境的控制。计划的方案是禁止出口1911年清朝结束之前的所有文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