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在华工作的美国人遭遇文化冲突
2010-01-07 08:44:57 来源:美国《纽约时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107


  随着越来越多美国人到中国工作,越来越多中国人和美国人在一起共事。这种跨文化的合作关系,既带来很多好处,也凸显工作经验、收入和交流差异衍生的紧张。
  到中国应聘的二三十岁的美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被中国更快经济增长和更低失业率所吸引。他们的中国同事一般也是二三十岁。北卡罗来纳大学管理学教授达拉斯说:“中美两国在商业和科学领域的紧密合作,使中国人和美国人一起工作成为中国职场最为常见组合。”但这两个群体的成长历程非常不同。美国人对自由市场原则更开放。北京一家私企的赵能(音)说:“美国年轻人在商业环境中长大。我们不是。与他们一起工作是一个独特的学习过程。”赵的同龄人是改革开放初出生的,他们经历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更为自由的市场体系。
  一家美国咨询公司的迈克尔·诺尔曼说,中国经理好像会多付给具有西方经验的人报酬。同等职位,外国人能比中国人多赚10%至15%的薪水。诺尔曼说:“在西方,做事越快越好,但在中国,你需要更耐心,要边聆听边工作。”
  欧特尔曼供职于上海一家数字媒体。他说,美国人需要理解“关系”,要不时和老板以及同事吃午饭,“你被期望成为老板的朋友,而且要外出社交。这在美国不会发生”。
  中国的上班族是在奖励听话和死记硬背的教育体系中长大的,而美国同事更倾向于质疑权威和表达自我。这影响到工作交流。在北京一家跨国公司工作的迪伦发现,中国同事表达意见很犹豫,这是层级观念在作怪。达拉斯教授说,交流方式会在工作中制造挑战。“美国人常认为中国人优柔寡断,缺乏自信,不够强硬。而中国人或许认为美国人粗鲁,不为别人着想。这会导致冲突和误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