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融入世界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拦截 |
2010-01-07 10:57:3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87
|
|
2009年,从不完全的统计意义上讲,称得上是外部世界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年”。 提出这个说法,绝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敌视心态作祟,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且不应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预设理念;也绝不是有点左右派别之分的愤青式民族主义表达。之所以这么讲,是基于经济层面的事实数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1月7日表示,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十面埋伏的暗礁
尽管全年的数字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24日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在9月11日那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第一年为35%,这是奥巴马政府成立后对中国发起的首例特保调查的结果。消息甫出,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在布什政府时期会是一项被否掉的议案。
而距离目前最近的例证是,欧盟部长理事会12月22日通过欧委会建议案,继续对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为时15个月。而在此之前3天,欧委会反倾销咨询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这项议题的表决中有15个国家投了反对票,在欧盟27个国家中超过了半数。以至于国内有评论认为中国在这场争战中首战告捷,有望终结已经持续了3年之久的反倾销税征收。结果证明,这只能是一种奢望。在此3个月前,欧盟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分别高达39.2%和30%。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欧盟和美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1456.9亿美元,其中,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为3929.4亿美元,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078.2亿美元。不难看出,这两大贸易伙伴占到中国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由于双边贸易额巨大,其间存在贸易摩擦,但像2009年这样频繁并不多见。
而且,在两个“领头羊”的带领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采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也此起彼伏。位列我国十大贸易伙伴末位的印度,早在2009年1月23日,就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期限为6个月。后来,又宣布要对原产于中国的同步数字传输设备征收最高为236%的关税。阿根廷则对中国大到机电、化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小到餐具、烟花、挂锁、纸牌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大范围宽领域地实施反倾销措施。
虽然还有很多具体的例证,但在此我们不必再行列举,上述内容已经足以说明中国在2009年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以及在双边贸易中遭遇到的某些窘境。从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来看,我们的贸易总额并不难看,没有因为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受到太大影响,但这不并不妨碍我们要问:这是为什么?外部世界为什么对中国不高兴?中国该怎么办?
融入世界的阵痛
虽然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任何领域都不可能与政治脱钩,但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历经纷繁复杂的思想论战之后,在今天,对于欧美国家的行动,不必再以“阴谋论”的思维方式加以推测。而是需要更多的从经济思维出发,来考虑欧美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如此,我们才能更客观地看到事情发生的原委,从而有可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包括在国际政治层面的推进。
因为,说到底,坚守自身的国家利益是欧美国家行动的前提。屁股决定脑袋,是国家间关系中的真理。而在选举政治的西方国家,取悦选民从而获得他们手中的选票,是很多经济行为的国内政治考量。6月23日,欧盟与美国就中国限制战略原料出口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在此次诉讼行动中出面的美国贸易代表柯克,此前在华盛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演讲时,对美中贸易重要性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以异常强硬的口吻警告说,美国把美国商业和工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在对华贸易中采取“更积极措施”维护美方利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