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国造船业带来的挑战
2010-01-14 15:51:43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930

  如果询问任何一名船主、船舶经纪人或造船商,世界的船舶供给与船厂产能的平衡取决于谁时,他们一定会说是中国。但关键问题是,中国将如何应对市场环境恶化给重要造船国带来的威胁。
  直到2004年,中国还只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但韩国造船企业称,自此以后,中国就开始扩建船厂,接收订单,业务快速发展,订单量已超越韩国这个长期以来的市场领袖。
  前年,航运业评论员斯莱特表示,中国本土企业将会弥补该国船厂丢失的海外订单,进一步扩充该国的运输船队。该策略能帮助中国减少进口原材料或出口本国商品成本。不过,它也会令一些最重要市场的船只长期供过于求的问题雪上加霜。
  船舶经纪人已经看到中国国企接替外国买主向本国船厂定制船只的迹象,比如中国海运和中国外运。它们之所以这么做,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担心大规模订单被取消,会导致造船业失业率升高。但大多数经纪人预计,国企对船厂的支持具有选择性。支持会针对那些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运营的船厂。一些精选的较大民营船厂也可能会得到援助。而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大量小民营船厂,则不太可能会得到帮助它们脱离破产命运的援助。
  船主们曾希望,中国可以为航运业带来真正的好消息,因为在中国,有42%未交付订单被安排给尚未建好的船厂。许多人此前曾预期,危机将会令扩建船厂的计划搁置。
  伦敦一家船运咨询公司表示,只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拟议中的船厂已经成为危机受害者。因此,尚不清楚中国扩建船厂的计划将会对全球产能过剩产生何种影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