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国要警惕“汽车社会”
2010-01-27 09:01:30 来源:新西兰中文《先驱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76


  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
  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节约用地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耗费土地资源的“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第二,能源的制约。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超过50%的水平,按2020年预计13.4亿人口计算,中国将保有6.9亿辆汽车。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这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我们向汽车社会迅跑的制约。
  第三,环境制约。汽车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6.9亿辆,就意味未来废弃排气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在日本,虽然汽车普及率很高,但东京等大城市公共交通十分发达,人们普遍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倾向于少开车或不开车,尽量选择附近的商店进行购物,以致远离住宅区的大型商业设施的经营者惊呼“‘汽车社会’在日本消失了”。其实,汽车社会在日本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增高了开车出门的门槛,降低了以拥有豪车显摆身份的兴趣。欧美日这些汽车社会“先行国家”的新动向,值得中国深思。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