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农村80后蚁居族更需关注
2010-01-27 09:02:06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49


  生活在中国大城市里的农村“80后”,大多数为农民工。据《中国青年报》调查,“80后”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60%,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只有少数通过读书、做生意或者农村开发而落户大城市。然而,不管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大城市,与城市“80后”相比,他们生活各方面都面临很多困难。
  来自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金滩村六社的叶伟(29岁),小时候家境不好,12岁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与父母一起务农,15岁到重庆沙坪坝区一餐厅当学徒学厨艺,18岁艺成后在餐厅做厨师至今,23岁与一农村女孩结婚,并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现在一家四口和另一个三口之家,合租一个60多平米的房子,堪称富有特色的“农村80后蚁居族”。
  他说,在大城市里生活了14年,除了厨艺之外,其它什么也不会——电脑不会、与城市人沟通相处不会,甚至常常连话都不会说。每天起早贪黑,每月收入也不过2000多元(人民币,下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农村“80后”不仅是学历低的在城里生活困苦,即使有了文凭,生活也不一定能获得改善。
  来自重庆统景镇的张勇(28岁)虽然是重庆大学的一名高材生,但时不与他,大学毕业至今,没有固定的工作,靠打零工为生,且居无定所,与一群同病相怜的人“蚁居”。
  他受访时自嘲说,高学历又如何,名校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沦落街头。读书,除了能给自己和农村的父母一点点虚荣心之外,什么用也没有。
  他认为,像他这样的农村80后“寒儒”,在大城市的感觉是爹不疼、妈不爱。他觉得自己既对社会没有贡献,对父老乡亲也无法交代。展望未来,他觉得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中国的“80后”已逐渐步入而立之年,许多城市“80后”不需要操心房子、吃饭穿衣,可以“啃老”,但绝大多数的农村“80后”,则还在绞尽脑汁,在为安家、子女四处奔波。
  据本报调查,近六成30岁的城市“80后”薪酬不高,恐惧家庭责任,接近半数人群仍然处于无房无车的单身状态。
  相比之下,几乎90%的农村“80后”都已成家生子,但超过90%在城里没有房子,生活不富裕,最期待的就是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子女能享有大城市的教育。
  叶伟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可以安身立命,让两个女儿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再就是让老婆有一份工作,分担一些家庭的经济压力;至于他自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打工挣钱,能养活一家老小就足够了。
  在重庆大学念大四的农村“80后”女生贺玲,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省吃俭用三年,存够购买一套小房子的首付款。她说:“房子是人生的第一大事,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大城市里根本没有办法立足。哪怕在大城市生活10年、20年,依然是一个外来的流动人口。”
  也是农民家庭出生的周财(29岁)当年靠父母种地那点微薄的收入和四处借钱完成了大学学业。他的运气比较好,在一家大型外资企业上班,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不错,在大学毕业两年后还清了读书时的欠款,并决定购买一套小房子。
  他说,有一套房子一直是他的最大心愿,因此不顾家人的反对,四处筹集首付款,终于买下了一套45平方米的房子。“自从买了房子之后 ,生活变得既幸福又辛苦。幸福的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可以稳定下来,辛苦的是每个月大部分收入都要用于还债,生活非常拮据。”
  心理咨询师陈香认为,农村大部分“80后”,如农民工和贫困大学生虽然也被关注,但由于这一集体在身份认同上的分化,没有受到与城市“80后”一样的重视。造成这一现象,与政策息息相关。
  她呼吁有关部门同等对待城市人和农村人。陈香说:“对于农村80后这一代人,政府更应该为他们提供教育、法律、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比如住房,更应该为他们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让他们安居,让他们为中国的建设多贡献一分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