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强国”时代的道路之一?! |
2010-01-27 09:13: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203
|
|
引子:“帝国”这个称谓似乎业已远去,但新中国的60甲子,历经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经济奇迹,跨过西方文明五百余年的漫长发展史,如今却刚刚站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所必须经历的帝国门槛上。
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次贷大危机背景下,围绕所谓“国进民退”的争论,热度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担忧“国进民退”的结果。然而,从新中国60年的从工业化进程的逻辑来看,国进民退不仅是国家战略上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逻辑的体现。
中国特色的大工业化道路
建国后,中国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 第一, 在毛泽东时代,是从大力整顿的农业领域提取三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中的资本为主,进行西方国家在五百年前就开始的资本主义积累,以原始积累的方式为当时的重工业化浪潮和核武体制建设提取资本来源(实际上中苏决裂前中国工业化的资本绝大部分来自于是苏联的超大规模援助),当然西方的原始积累完全是市场自发的所谓资本家的自由行为,而当代中国及很多落后国家都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以国家机器来主动实现这一进程。从结果上看,绝大多数国家很失败(例如苏联、朝鲜),但基本上都是要农业体系付出所有的要素,投入到工业生产领域。
西方人几百年前缓慢的“自由放任”原始积累,发生了“羊吃人”的必然现象,在上世纪60年代,则在苏联中止援助、切断中国工业化进程资本要素投入的外力作用下发生了三年困难局面,从经济运行的机制来看,几乎是必然的。
第二, 从农业提取三大要素的经济逻辑,从八十年代邓小平时代开始,实际上更加扩大化了,已不是原来毛泽东时代单纯的从农村提取资本了,而是三大要素全面提取,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于是就出现了“地方政府或开发商发起的三次圈地运动”、“史无前例的农民进城运动——史称农民工运动”以及“货币资本或要素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的流动”三大现象。这表明,邓小平时代的经济运行法则,实际上在规模上或范围上,是一个更加扩大化的工业化运动。而能实现这一扩大化的前提,一是农业经过毛泽东时代的剪刀差式生存和八十年代开始的承包制变革,不仅能够基本养活自己,而且比之原来的机制,能够自发式的生产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三大剩余来,资本剩余与土地则依然是国家通过机制从农民手中主动获取并投入到工业领域,农民劳动力本身才是自发式的走向城市工业生产领域,并把三大剩余全面投入到工业生产中来;二是中国的工业基础在经过毛泽东时代打地基、建厂房、安装设备等前期阶段的缔造,已经基本上渡过了不产生利润、基本依靠农业补贴的喂奶婴儿阶段,这个基础已经形成了一部能够自己发动起来的机器,可以转动起来,只要给点燃油,就能上路跑运输或自动生产出有利润的商品了。也就是说,中国工业到八十年代,到了真正的自力更生的地步了,核心点是工业本身,能够自发的创造出利润,而不是靠国家大规模投入进行维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