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当前市场态势——资产泡沫成首要隐患 |
2010-01-27 09:18: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632
|
|
目前,各种数据都表明中国国内与国际经济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为此,我们仍然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与此同时,着眼于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还需要启动或继续推进一系列调整。这些,就构成了2010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2009年中国信贷增量已然突破10万亿元的“天量”。据央行公布,2009年1~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21万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9.4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4%,增幅比上年末高11.9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余额为2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4.63%。
当下全球经济形势并不明朗,整体增长仍然会比较低,外国对中国的出口需求不会有太大提高,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要防范资产泡沫,同时也需要防范热钱流入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最大的风险源莫过于资产泡沫的急剧破灭。有鉴于此,抑制、消除资产市场泡沫,力争实现资产市场软着陆,将是2010年宏观政策维稳的重要内容。包括中国在内,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复苏依然不充分,即资产市场(股市、楼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率先复苏,实体经济复苏滞后。特别是某些热门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韩国等,资产市场泡沫最为突出。
发达国家在短期内低增长就会对中国产生正反两种影响。一方面是更多的资金会转向新兴市场。世界的游资,大量的资本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会持续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到中国等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追求回报比较高的各种投资项目,不论是债券还是PE。另一方面是问题会不断出现。由于情况不太好、形势不太明朗,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就有可能迟迟不加息,然后就会有在市场上套利交易的游资在世界各国流动。最近中国出现的热钱涌入现象,跟这个背景有关。资本市场和住房市场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因此,至少要在现阶段防止资产过热,防止国际资金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资产市场能否软着陆,已经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稳定与否的关键。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在社会上积累了民怨,调整已势在必行。再考虑到夯实实体经济复苏基础的需要,调整资产泡沫不会首选利率、准备金率这类效力对各部门无差异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是会首选可以区别对待的融资政策 (信贷和上市融资等)、财税政策工具。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对货币政策表述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已经给货币政策调整转向留下了空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