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叶檀:存款准备金率应提高提高再提高
2010-02-01 10:55: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46


  从银行角度说,增加信贷有益无害。既能够增加银行的利润,又能够做大分母稀释不良资产,更能够扩大市场份额。但从社会整体角度而言,银行无度的信贷冲动,则是吞噬健康经济细胞的魔鬼。
  银行信贷必须受到严厉约束。按照今年年初的信贷膨胀速度,会产生恶性通胀。受制于去年年底信贷额度约束,许多银行将信贷发放延后到今年年初。去年信贷基数过大的兴奋作用还没有过去,一些储备的信贷项目,与去年年末的房贷项目正在挤占今年的信贷份额。据媒体报道,截至1月19日,银行业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距离去年同期水平1.62万亿,仅一步之遥;由于1月份前两周放贷过猛,4家银行已被央行点名,将在已经于1月18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实行再上调约0.5%的差别准备金率。今年1月份前两周放贷最猛的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另据媒体披露,信贷发放已经逐日检查,而一些放贷过猛的银行已经停止放贷。
  与此同时,银监会去年末出台的新规,使得银行不得不将信贷资产从表外转移到表内。如禁止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本行的信贷资产,禁止通过银行间的合作进行信贷资产即期买断、远期回购,以逃避信贷额的监管。如此一来,银行真实信贷规模浮出水面,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这一波过热源头在信贷,银行未能受到控制,成为刺激经济导致经济过热的主要对象。正因为有去年超过往年两年的信贷额,导致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大型项目,流向房地产行业,流向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助推人民币资产,导致目前中国出现了两大风险:一是实体经济的通胀风险;二是人民币资产泡沫的风险。这两大风险如果不严厉制约,将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以及随加息预期而来的热钱源源进入,引发更大的人民币资产泡沫。如果国际投资者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做多人民币资产,同时通过金融期货反手做空人民币资产,可以预料到的结局就是,中国经济尚未完成工业化,就享受了与日本经济相同的待遇,中国经济当然会比日本经济更惨。
  有人说,中国应该率先加息。但中国不同于澳大利亚与德国,中国的货币政策的部分自主权被主动让渡给美国,以发展中国的出口型经济。因此,中国如果在美国之前加息,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率升降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全球资产价格转移与热钱流动的大问题。
  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量受制于涌入的热钱。截至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2399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年外储增加4531亿美元,同期我国外贸顺差和FDI分别为1960.7亿美元和900.3亿美元,整个2009年外汇处于持续流入的进程之中。虽然我国对主要的资本项目实行管制,但是,热钱借道资本市场与直接投资的效率非常之高,可以在数周之内完成布局。所以,在中国加息并不是一项紧缩政策,而是一项扩张政策,相当于面向全球热钱遍撒英雄帖。
  鉴于国家统计局对于CPI的统计从来保守为上,因此在CPI超过2.25%之前,央行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存在实际负利率,加息的道德责任与民间呼声也不会太高。那些能够融得巨资的大企业对于些许加息,才不会放在心上。
  按照刘煜辉先生的说法,中国的货币扩张几乎全靠微观机制(银行加杠杆)完成,去年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增速刚刚达到两位数,全年多数月份都处于净回笼状态,但是银行却放出了接近10万亿的信贷,货币乘数反弹致使中国的M1和M2创了近十几年的天量(34%和29%)。中国货币之所以无度扩张,根本原因就是2009年央行对于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采取了眼开眼闭、听之任之的态度。
  要抑制银行的贷款能力,央行目前的杀手锏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提高、再提高,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将商业银行过剩的资金封存起来,如今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离历史高位还有一段距离。由于存贷比处于较低的水平,银行体系存差(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占存款比例1995年为6.17%,2001年上升到21.80%,2008年达到34.92%;存差占GDP比例也由1995年的5.47%上升至2008年的54.15%,说明有巨量资金过剩,存款准备金率略微的上调,不会对银行放贷能力有多大的制约。央行必须大刀阔斧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当然,从根本上说,央行必须改变自身的货币政策,改变货币政策缺乏独立品格、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但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牵涉到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本届央行未必有勇气、有条件完成,为今之计,为阻止泛滥的货币,只能从大规模缩减信贷能力着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