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大局:中国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战略预测 |
2010-03-01 10:38: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512
|
|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中国举行了盛大庆典仪式,同时2009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的一年。中国快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效地抵御和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可达1100多万人,就业形势的紧张得到控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近40年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但是,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扩大内需受到限制;就业问题依然突出;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然而,从经济复苏、就业恢复、消费增长、物价稳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来看,中国将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进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这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重新进入8% 以上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另一方面意味着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推动力,与过去相比将发生明显变化,将更加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国内消费增长。
过去一年: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9年,中国社会发展遇到国内国际因素引起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1.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出口贸易锐减,吸纳就业较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尽管2009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危脱困,但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这对就业状况产生较大影响。2009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监测结果显示,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0.4%,其中从未就业的青年失业人员占求职人员总数的22.6%,其余多数为40-50岁年龄较大的劳动力。根据劳动力市场监测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四个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0.8、0.97、0.90和0.85,形成年龄较轻与较大两个群体面临更大就业压力的格局。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610万人,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对比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0.98、0.89、0.78、0.71和0.71,呈现出教育水平越高,求职反而更加困难的局面。另外,根据该项监测,在所有求职的失业人员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所占比重为9.6%左右。因此,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要有充分的估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