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育体制改革或将走上2009年医改式道路 |
2010-03-05 16:27: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579
|
|
为什么全世界都有考试,独独中国考成这样子?因为它行政化、垄断化加八股化,所以我们的教育制度考不出人才。 如何从国家行政垄断的教育制度向自由的教育制度转变呢?可以从教育的管理部门、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三个层面进行改革。 第三个层面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受上述基本制度制约。不同制度下的决策、行政、学术三者权力的行使和制衡当然是不同的。然而,不论采取何种制度,都要分清楚决策、行政和学术三种权力: 一是决策权。现在我们的决策权是在校党委里面。在不同体制下,学校决策权的归属不同,比如在美国,它属于董事会或理事会,在德国属于校评会。无论是叫董事会或理事会,都体现了决策权的团体性质。所谓决策权主要是指规则的制订权或称“立法权”以及监督权和行政首脑的聘任权。学校的决策权力究竟是由什么团体来体现?是党委还是董事会、理事会、评议会?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党是“执政”党,统领国家,但不一定要通过基层组织的方式直接“执教”。 二是行政权。行政权是什么?就是行政指挥权,像马克思所说,一个乐队要有指挥,要有人负责。学校就必须是校长负责制。但校长只负行政权责,不能单独行使决策权,因此,所有的校长负责制都是在一个委员会领导下的负责制,不论这个委员会叫什么。而且这个校长是由这个委员会或提名或遴选或任命的。校长指挥学校的行政人员并向这个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负责。 三是学术权。学术权什么概念呢?就是科研、教学的自主权。由谁来行使呢?当然是由教师们。教授就相当于工厂的工程师,在某种程度上,负责教学的教授的地位就像负责工艺的工程师一样,他独立的行使学术权力。 不管是美国的教学制度还是英国的教学制度,还是欧洲大陆的教学制度,这三种权力、三条主线都是非常清楚的,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只不过国情不同,各有所侧重而已。这一套模式西方有现成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