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张立伟:农村经济巨变的秘密
2010-03-09 14:19:3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88

  春节是中国一些移居大城市的精英返乡观察农村与县域经济的时机,在这些人眼里,目前的乡村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的去“传统化”,农村不再有记忆中的田园或者面对市场的无力,而蜕变为与城市一样追求财富、消费并实现生活的商品化。
  取消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增加有限但对农民而言有效的养老、医疗福利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过去几年农民整体收益不断提高,再加上县域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如建筑工、服务业与经商等,农村收入处于一个较高速增长的时期,而且因生活成本比城市低,因此,农村不再是若干年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状态,而是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农村市场”,农民生活的基本商品化,自我创造了更多就业。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外出打工的微薄工资仅够基本生存而无法储蓄,这是没有希望的生活,回乡不仅有更多自由、情感网络,也有较高收益,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也很正常。(参见2008年2月27日发表的《通胀重构中国就业路线图》)
  现今,县域经济的繁荣为农民提供了各种连续不断地短期就业机会。在大部分普通的没有优势自然资源或者工业的基层城市,过去几年,依靠(财政)翻(扩)建公共设施、办公楼、宿舍楼以及商业地产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经济的繁荣让领取财政工资的部门,在过去几年,收入增长较快,构成县域最庞大的消费群体。而这部分消费力的解放,也有赖于县域部门自建自售的低廉住房,大部分人置业支出较少,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涌向服务业消费与私人汽车领域,县域交通拥堵已经非常普遍。如果再加上来自城镇与乡村的精英,如校长、镇政府人员、经商者等涌入城市安家,县城消费日益繁荣。
  但是,这种貌似奇迹的繁荣也存在隐忧。其一,在过去一个时期及未来,收入分配向农村倾斜,这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的低端工业品产能。但向农民倾斜的政策除了提供种植补贴与有限福利之外,主要是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实现。而这会增加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支出,再加上大中型城市的资产价格过快增长,将削弱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尤其是降低服务业需求。
  这制造了一个悖论:如果城市服务性需求因通胀和资产泡沫而降低,通过城市化吸纳农民工进城就成为难题。向农村倾斜有利于低端制造业,而以抑制通胀与房价来保护城市普通居民的消费力,则有利于服务业。从长远来看,需要降低房价以防止城市消费低迷,提高服务需求,吸收农民工就业,这也是中国转型的本来之意:淘汰落后产能,扩大服务业比例,推进城市化。但目前走势恰恰相反。
  其二,县域经济的繁荣依赖于财政。因为其经济主要靠财政投资拉动,而财政工资上涨则依赖于这种刺激后的繁荣。在2008年之前,中国几乎已经完成了一轮城市重建而进入还款期,但随之而来的全球危机与中国财政刺激计划,导致地方政府有机会利用“地方融资平台”继续大肆借款,或用于归还旧债,或继续投资,而这种基于前期完成的投资具有重复性低效率特征。因此说,旧有债务再加上过去一年地方融资规模(约6万亿左右),地方财政风险令人担忧,投资拉动的繁荣和在此基础上的工资上涨刺激的消费都难以持续。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大城市地产泡沫与地方债务泡沫两大风险。首先,如果提高农产品价格以补贴农民是对的,那么就应该抑制城市房价,防止通胀与资产泡沫双重压力打击大中型城市的消费,县城(城镇)消费繁荣有很大的因素是购房支出低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如果房价持续走高,除了金融风险之外,一则不利于服务业发展从而影响城市就业;二则会刺激地产业侵占更多良田,尽管法律和政策不允许,但是超高利润总会让人们冒险。一旦中国耕地侵蚀严重而难以恢复,会使得中国更加依赖粮食进口,这不仅是战略威胁,也会推高通胀。
  地方债务的风险根治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不可持续性,就县城而言就是城市开发的有限性。在上一轮经济周期,城市翻建、扩建、开发区热造成了城市面积和容量的持续扩大,这也有赖于侵占土地以及土地升值。但是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土地价格也不可能持续提高。当城市化高潮结束之时,也是债务风险暴露以及县域经济开始调整的时候,目前我们就处于这个时期。尽管中国试图继续推进“城镇化”来复制从大中城市到县城的“钢筋水泥模式”,但这也意味着中国投资拉动空间的消失以及制造更大的债务泡沫,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