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温家宝承诺管好高房价让人期待
2010-03-09 14:23:19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18


  进入2010年,中国年轻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状态成为舆论的聚焦点。从报刊与网络上年轻人对生活现状的描述与自我调侃看,社会恍若进入“奴”的时代。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房奴”、“车奴”、“卡奴”以外,最近被讨论的还有“证奴”(为报读考取各种资格证书而负债累累)、“婚奴”、“孩奴”,以及中国式“白奴”。
  所谓“白奴”,全称是“白领奴隶”,其涵义与“月光族”(每月收入当月花光,无法储蓄)大同小异,但是估计是“月光族”仍无法让当事人透彻表达心头之痛,中国人还创造了“白奴”一词,作为对“白领”的新解。
  “白奴”拥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拥有稳定工作与收入,但是“奴隶主”——房子、车子、奢侈品、人情世故对他们榨取的利益不菲,因此,“白奴”每月薪水到手中没一会儿功夫,旋即支付出去,原本被人羡慕的白领成了名副其实的“薪水白领”。
  压力看来正往最年轻的职工群体聚集,他们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简称“80后”。今年2月,《广州日报》联合新浪网、大洋网以及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展开针对“80后”生存状态的调查,来自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的3313参与调查的年轻人中,有三成自认是“月光族”。再根据中国其它媒体的报道,“80后”负债累累,寅吃卯粮例子并不少见。
  以出生年份界分人的社群,这种分法并不完全科学。但无可否认,“80后”身上有明显的共性: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长的新一代,也是实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他们生于中国各项事业最飞速发展的阶段,物质条件连年提升,几乎没有经历过物质环境变差的经验;作为家中“小皇帝”,他们集家长们万千宠爱与期望于一身,很多人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对未来更有自信也更强调个性,有人说他们更不能承受挫折,不愿吃苦;也有形容他们敢于实现自我,理直气壮追求人生享受,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
  这群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希望与失望、压力与困惑正在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从今年开始,“80后”之中最年长的一批将迈入而立之年,并且会渐渐步入社会大舞台的中央。统计数字则显示,在中国13亿人口中“80后”人数超过2亿。而在另一方面,节节攀高的生活成本与缓步前进的工资增幅则让他们在初入社会就感到不胜负荷的重压。
  这种矛盾尖锐地集中在房地产价格上,在前述《广州日报》的调查中,超过八成受调查者存款不及10万元人民币(约2万新元),而婚房是他们的第一恐慌。去年下半年,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博客中提出,“80后”因为房地产而沦落为最没有志气的一代,之后有关“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的说法网上引起热烈回应。不久后,网上又有一帖子《姐妹们,把没房的男人当垃圾般扔掉》,从反面论证了婚房对年轻人的压力。
  “80后”面对窘境,与中国改革开放中期以后财富分配公平性滑坡不无关系。学者的研究显示,在1997年至2007年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1%,降幅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说明工薪阶层得到好处在相对减少。
  换一种说法,问题反映出国家总体经济腾飞与居民收入结构及社会结构变化的脱节。许多城市的资产价格与工业化国家并驾齐驱,但是国民收入与社会结构仍处于低级阶段。
  社科院2010年度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就指出,“中产阶层”规模仍然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状态,截至2007年只有22%,社会结构的变动滞后经济结构发展大约15年。
  此时,那些曾20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购房的 “70后”正为房价飙升暗自庆幸,留下“80后”以及未来的“90后”去承担经济腾飞与国民收入结构偏差的苦果。
  年轻人买房之苦,当“车奴”、“卡奴”的挣扎,反映了“中产阶层”继续扩展的困难。对于“80后”而言,他们接触到的国际资讯告诉他们,房子、车子、信用卡、休闲旅游不算是奢侈品,而是现代生活的必须,无奈他们大多数人无法较轻松地拥有这些资产。
  中国总理温家宝2月27日在与网民对话时承诺,他要在任内管好高房价问题,当局如何展现其管理房价的决心让人期待。说到底,让更多人拥有房子不仅是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与住房问题,更是推动“中产阶层”成长。这项工程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