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进出口替代资本开放 |
2010-03-09 14:27:3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108
|
|
全球比较结果显示,美国站在战略价值层面控制和垄断了全球价格,从而呈现“美国感冒、全球发烧,美国受伤、全球吃药”的局面,但最终得到收益的是美国。美国虽然受伤,但经济规模没有减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美国虽然受灾,但金融地位没有动摇;美国虽然有难,但国家利益没有丧失。“美国是金融战略赢家”,这是笔者2007年10月的见解,目前这个预言正在应验。因为美国是从长远规划战略,是从综合协调策略,是从竞争设定对策,有效、有力和有节成为美国获胜的关键。“美国过于自我,全球不足自我”,这正是新型金融危机与传统金融危机的差异。
因此,从全面、综合和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在一些金融问题上的偏颇需要纠正与改变,以改变金融风险关注角度。从专业和高端金融角度看,金融风险控制需要专业、经验和规划设计,更为重要的是要自我清醒和理智的判断。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的焦点在于效率、实力和基础的战略性应对。而我们谈论人民币国际化则集中在价格、升值和信誉,进而不仅不能达到货币国际化的有效进展,相反却丧失了国际化的发展机会。人民币国际化焦点集中于价格短期因素,忽略制度效应。比较国际因素,美国美元是实力和势力货币,缺少信用和信誉,但短期势力和实力可以弥补信用和信誉的软肋,长期则面临风险和危机。我国人民币是信用和信心货币,缺少势力和实力,进而价格主导是外部,舆论预期在国际,进而我国货币压力和风险扩大。我国不应将货币价格关注视为改革重点,而应将货币制度建设放置首位。强化人民币制度建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而不是简单靠货币升值解决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的金融改革目标,但是现阶段可不可以走向国际化取决于两个条件: 第一,外部市场承不承认。从外部市场角度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认可,而它们才是最发达、最具主导性的国家。尤其是人民币改革顺境突出,尚未经历逆境考验,我们的准备需要更为全面和充分。
|
|
|